<
t9b5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开局:大唐万里一孤城 > 开局:大唐万里一孤城 第460节
    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,兴致高涨的杜宝君在今晚,一共是约上了三五个好友,来到了‘得月楼’中开始痛饮了起来。

    在阵阵欢呼的声音传到了耳朵中后,杜宝君杯子里的酒当时还没有喝下去,整个人似乎就是醉得更厉害了。

    因为之前的时间里,就是在他最为大胆的一些梦境里,都未想过大宋能取得如此酣畅淋漓的大胜。

    带着比当年洞房还要欢欣的情绪,杜宝君一口喝下了满杯的酒水后。

    径直从兜里掏出了一锭黄金,向着场中的一名歌姬扔了过去的同时,在嘴里又是吼出了一句:

    “有好酒岂可无曲,给我来上一曲《狼之风暴》~”

    话说!这首《狼之风暴》,正是最近几日流行起来的一首曲子,才是一出现就风靡了整个开封城。

    主要的原因,不仅仅首先唱响的人员,是李师师这一个传奇一般的花魁。

    最为重要的是,据说这一首《狼之风暴》的词曲,是羽汉枫、这一个锦衣卫的指挥使所著。

    并且这李师师与羽指挥使,还有着一段佳话在其中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可以说满足了众人对于八卦的所有幻想,加上迥异于当前词牌和曲调的内容,风靡起来也是非常正常。

    随后的时间里,当悠扬的曲子和歌声唱响后,杜宝君等人越发肆意放浪了起来。

    不过杜宝君以上的这一个反应,算是当前开封城中最为主流,也是最多人的一个反应,一点也不奇怪……

    其二、在皇城中的一栋栋豪华府邸中,一些大宋朝廷五品以上的官员们。

    在当前耳边清晰的欢呼声,不断传递到了他们耳边后,这些人脸上的表情对比起来,却是冷静得可怕。

    而在不同的府邸中,这些大宋朝廷的官员们,当前商议的内容也是有些不尽相同。

    甚至还能从互相之间,完全是对立的来形容。

    比如说:在龙图阁大学士黄潜善的府邸之中,这一个原本历史上南宋初年的奸相,此刻却是一脸郑重之下,对着身边的众人说到:

    “诸位,赵家当初辜负了柴家孤儿寡母的托孤,弄出了一出‘黄袍加身’的闹剧,得国原本就是不正。

    再加上赵恒父子在靖康之耻中的丑态,所以那赵福金哪有资格坐在了大宝之上?”

    说到了这里,他还对着燕京城的方向拱手了一下,做出了一个遥遥敬拜的动作后,这才是继续说到:

    “胡一统、胡相则是不然了;素闻他当初潜龙于渊之时就有龙虎之姿,在靖康大耻时,更是挽我种花神州陆沉的惨剧。

    自古天下神器、有德者居之,胡相不荣登大宝,简直就是天理不容。

    所以,我等还不立刻联名上表一封秘密奏疏,去劝胡相北伐回来之后,就准备荣登大宝之事。

    旭风、老蛇等一众相公,也要封王才好~”

    听得这样的一个说法之后,身边一众官员们纷纷都是点头称是,很是有着一点众志成城的味道。

    不过别看这些家伙大义凛然的模样,其实说白了不过是一些投机者罢了。

    眼见着当前的局势如此清楚了,他们打算狠狠拍上一把胡彪等人的马屁,好混上一个从龙之臣的大功而已。

    只是在点头之后,一个礼部的五品官员迟疑了一下,嘴里还是提出了自己的担心:

    “俺观平日,胡相对茂德女皇执礼甚恭,好像心中没有什么登上大宝的想法;若是我们贸然上书,胡相却是不愿如何,岂不是落得一个两面不讨好?”

    听到了这样一个说法后,那黄潜善满脸都是不屑的表情。

    当然了,这样的不屑表情,肯定不是对胡一统、胡相,打死这一个孙子,他都是不敢做出这种事情,就算是背着。

    而是对于眼前这一个礼部的小官,这一个消息不灵通的家伙。

    在随后的时间里,黄潜善还是在神神秘秘中压低了声音,对着众人说出了一个自己掌握的秘闻:

    “你知道自从进入了燕京城后,胡相他们住在哪里吗?

    告诉你,直接就是住进了皇宫中,夜宿了那完颜吴乞买这伪帝的龙床不说,还一口气宠幸了六位皇妃,端是不同于凡夫俗子~”

    在听到了这样一个坊间传言,其实根本不存在的小道消息后,在场众人眼前一亮之下,纷纷都是放下了所有的担心。

    开始用着飞扬的文采,商量着写起了一份劝进的奏疏来。

    反正他们决定了,就是再上演一幕‘黄袍加身’,也要让胡相登上大宝,让他们的从龙之功给坐实了……

    其三,也就是在黄潜善隔壁的院子里。

    在当世也算是著名的某个大儒,正在奋笔疾书之中;而在他的身边,好些人都在看着这一份正在成型的奏疏。

    至于他手上的一份奏疏上缴的对象是谁?已经不是胡彪了,而是变成了茂德女皇。

    其中的内容与黄潜善等人,可以说截然相对的是;居然在控诉着胡彪那一个奸相,居然敢在燕京夜宿龙床,银乱宫闱。

    其狼之野心,已经是到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地步。

    所以在奏疏中他们建议茂德女皇,趁着胡一统带着大军在外的时候,需要尽早地做着一些的安排才好。

    一旦等到胡彪等人回来,先想办法减除其羽翼、将其架空再将这乱臣贼子处死。

    了不起念在其灭了金国,也算有着些许功劳,将其厚葬也就是了;而在这样的一个清君侧的过程中,他们愿意效犬马之劳。

    总之,在通篇奏疏上的华丽辞藻之下,显得这货是那样的大义凛然。

    不过在本质上,其实是这些人惊恐地发现,在当前大宋朝廷中,他们这些已经被边缘化得厉害了。

    更为严重的是,他们隐隐看出了胡彪等一行人,打算打压他们这些世家、豪门的一些想法。

    综合以上的种种,自认是与胡彪有着不共戴天之仇这些人,自然想要弄死胡彪他们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总之,当北伐大军全胜的消息传回来后,开封城的一一小撮有心人们,纷纷为了自己的利益开始谋划了起来。

    居然是在短短的一个晚上的时间里,不仅写出了一封封漂亮的奏疏,甚至连相关的行动计划也是有了。

    问题的关键是,后续的发展。

    又或者说是胡彪等人的决定,是他们想破脑壳之后也是无法想到的。

    当天亮之后,一众在胡彪等人房间之外,已经是连续守了一夜的警卫员们,此刻隐隐地感到了有些不对劲了。

    在门外喊了几嗓子,发现里面没有一点动静后,警卫连长果断地推开了大门。

    却是惊恐地发现,房间中一众相公们,在他们严密到一个耗子都溜不进去的护卫之下,居然是不翼而飞了。

    但奇怪的是,房间中没有丝毫打斗痕迹。

    相公们的兵刃、武器、盔甲这些,偏偏还留下了房间之中。

    更为重要的是,在房间的一张大桌子上,摆满了几乎一桌子的笔记本、书稿等物品;在这些上面,一共是留下了好封信。

    在信封上的内容,分别写着:

    ‘岳飞亲启’、‘茂德女皇陛下亲启’、马扩亲启’、‘告大宋军民书’。

    看到了这些信封上面的落款,心中已经有了一点大胆猜测的警卫连长,当即就是手下们刀枪出鞘。

    手上短铳的击锤,也是扳起后,让这种武器处于一个随时可以开火的状态。

    反复交代了一番手下们,除了他本人之外不管是谁想要接近这里,一律当场击杀了之后,才是匆匆去请岳飞。

    这一位大宋副宰相、枢密院副枢密使、新军副总指挥,相州候。

    在听到了消息之后,岳飞心中立刻暗叫了一声不好,因为若是算上了当初他们从平州坐船逃亡登州的那一次,胡一统忽然消失的事情。

    如今已经是第二次,遇上这一种事情了。

    匆匆来到了皇宫之后,他首先是径直打开了,那一封‘告大宋军民书’的卷轴。

    一打开后,入目之下已经是胡相公变得漂亮的一手毛笔字;其中的内容,与岳飞猜测得也是差不多。

    忽略了胡彪那糟糕的古文水平,意思大概是这样的:

    在信中胡彪说着,他们这些人原本就是闲云野鹤一般的性子,对于权位、富贵这些都无甚看重。

    当初也不过见不得我种花一脉遭此大难,他们才是硬着头皮站了出来。

    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也是如履薄冰的小心翼翼,生怕踏错了一步。

    幸得我种花先祖保佑,还有大宋将士们作战用命,百姓们全力支持进行生产,这才是有了今天的一番成绩。

    如今女真人主力尽没,大宋新军的实力和威名,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。

    岳飞只要带着大军继续前进,就能将关外的汉家故地全部收复;随后大军掉头,与马扩合兵一处,那小小西夏也能一鼓而下。

    甚至大军稍微整顿一二后,再继续向西开进,都能将西域重新打下,让大宋疆域恢复到汉唐时期的规模

    所以已经到了现在,也是到了他们一行人可以功成身退的时候。

    从此之后,他们一行人将泛舟海外,浪迹天涯去了。

    也不要去试图去寻找他们,因为只有到了种花再次受到了异族入寇,到了生死边缘的时候,他们才会再一次地出现。

    匆匆看完了,这一份‘告大宋军民书’后。

    哪怕在岳飞的心中,早已经是有了一些心理准备;但是对于胡相公等人,如此不贪恋权谋和富贵,急流勇退的做法和情操,依然是感叹不已。

    许久之后,才是在嘴里长叹出一句:

    “胡公、还有一众相公们高尚品德,俺月鹏举远远不如~”

    随后的时间里,岳飞又是将那一封写着‘岳飞亲启’的书信给拆开,拿在了手里细细地看了起来。

    岳飞、岳爷爷看得如此仔细,那是因为胡彪在信中的内容,全部都是一些干货。

    比如说,在今后的执政的过程中,一些大致方向的建议。

    还有,该如何与那马扩、以及他们培养和提拔起来的一些官员互相配合;将一些证明有良好效果的新政,推行下去。

    看完了这一封信后,因为不同的人生经历。

    如今在思想上已经有着巨大转变,从忠君、变成了忠于这一个民族和百姓的岳飞、岳爷爷,心中有了一个巨大的收获。

    最终,‘告大宋军民书’和‘茂德女皇亲启’的书信,还有一部分的笔记本和资料,被一个营的骑兵送回了开封城。

    其中那一封‘茂德女皇亲启’的书信,具体写了什么已经是不得而知。

    只知道那女皇陛下,独自一人在御花园枯坐了一日。

    可是那一封‘告大宋军民书’,一字不改地在《大宋时报》刊登了出去后,立刻引起了巨大的风潮来。

    各种版本的猜测和留言,从这一天开始在民间流传了起来,并且持续了很长的时间。

    而那些打着‘黄袍加身’,又或者‘清君侧’的大聪明们,这一个时候才是发现自己的种种谋划,是一个多大的笑话。

    &amp;lt;div style=&amp;quot;text-align:center;&amp;quot;&amp;gt;

    &amp;lt;script&amp;gt;read_xia();&amp;lt;/script&amp;gt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