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t9b5小说网 > > 入慕之宾 > 入慕之宾 第193节
    大理寺随即派人将合郎拿下。而正当此时,祸不单行。又一封信被那余显同时投到了大理寺。

    这信,无论字迹还是画押,都是合郎手笔。里面清清楚楚地交代,他如何得了皇后授意,如何伪造信件诬陷祝氏,并明明白白地写着,此事是他一人策划,邀余显参与,事成之后,皇后封赏,必然有余显的一半云云。

    “皇后明鉴!”四姨母痛哭流涕,“这全是合郎被人陷害!那日,余显与他饮酒,半酣之计,对合郎说,此事他不敢居功,这功劳也只有都算在合郎的名下,才最是有分量。他让合郎假意写一封信,证明从头到尾都是合郎一人的主意!合郎糊涂,又醉了酒,那余显说什么,他就照着写什么,还在上面画了押!”

    她说着,膝行上前,一把抱住我的腿:“皇后!合郎是皇后的表兄啊!皇后万要救他一命!”

    第二百八十三章 水云寺(上)

    听得这些话,连白氏都变了色,目瞪口呆。

    “糊涂!糊涂!”她忍不住起身道,“合郎怎敢如此胆大妄为!他也不想想,缉凶之事,大理寺手眼通天也仍进展缓慢,他难道竟会强过了大理寺去?他告的可是一品诰命,当慎之又慎,他竟连证物真假也不查验,就敢往大理寺递!”

    四姨母哭道:“他自幼与那余显玩在一处,以为是至交,从来全然信任,哪里会想到有朝一日竟会为其所害……”

    我打断道:“那余显,是何来历?”

    四姨母忙擦擦眼泪,目露怒色:“那余显家中也是官宦,祖父早年原是乡绅,在先帝时花了大钱,才在合郎祖父的官署中捐得个七品!这等人家,上梁不正下梁歪,全凭歪门邪道去挣荣华富贵!合郎祖父当年待他家不薄,他家竟狼子野心,如今竟来害妾的合郎……”

    说着,她又大哭起来,求我救人。

    我看着她,心如同大石沉在了冰水之下。

    合郎未必会有什么事。

    因为这一切,不是冲他来的。而是冲我来的。

    我和祝氏的关系,就算面上做得再周全,也不会有人觉得我们是真的一条心。就算我让祝氏当上了宋国夫人,猜测我会向祝氏下手的人也仍旧不在少数。

    故而合郎头上的这起嫁祸,既拙劣又合理。

    ——在这之前,他会先将皇后拉下去,就像当年打倒上官家一样。

    董裕的话似又在耳畔回荡。

    ——别人不说,杜行楷留下的那些人,他们莫非和皇后是一条心么?

    赵王,和祝氏。

    我想,那火灾的事,大理寺或者不敢来问我。但事关刺客,他们兴许就要登门了。

    正当此时,外头的宦官来报,子烨来了。

    我愣了愣。

    这传报,已经三日不曾出现,以致于我竟感到了陌生。

    白氏和四姨母皆是一惊。

    当子烨的身影出现在殿前时,二人忙随着我伏拜行礼。四姨母躲在我的身后,似乎畏惧得很,抽泣声也消失了。

    “平身吧。”

    子烨的声音在上方响起。

    而后,他的目光看向白氏。

    “二夫人来了。”他说。

    “多日不曾见上皇,未知上皇无恙否?”白氏忙道,“阿誉兄妹三人总问起上皇,说要给上皇请安。”

    “朕事务繁忙,烦夫人告诉他们,待朕空闲些,就带他们打猎去。”子烨的声音平静。

    白氏忙谢过。

    子烨又看向四姨母,却没有说话,只对桑隆海吩咐道:“送二位夫人回府去。”

    桑隆海应下。

    白氏和四姨母皆不敢多言,行礼退下。

    四姨母低着头,小步快走,仿佛怕触怒子烨,一瞬也不敢多停留。

    没多久,殿中只剩下了我和他。

    “李合之事,朝野之中已经传开。”他说,“二十余名大臣联名上书,要我彻查,不可姑息。”

    我看着他,道:“这些大臣,都是杜先生一系的,对么?”

    子烨没有否认。

    “这事怎么回事,你明白得很。我知道的,未必有你多。”我淡淡道,“你说你不曾让我卷入过争斗,可这本就是不可避免之事。如今,它便来了。”

    他仍看着我,道:“此事,我会查清楚。”

    “你知道是谁在背后要置我于死地。”我说,“你打算如何?”

    “事情未必是你想的那样,我会查清楚。”他又重复道。

    我笑了笑。

    “你甚至不愿告诉我,你会惩治那主使之人,还我清白。”我说,“因为他们对你很是重要,对么?”

    他盯着我:“你这般想我?”

    “是你让我信你。”

    他的喉结动了动,下颚又绷了起来。那逼视的目光,大概没几个人能招架得住。

    但我是例外,与他对视,寸步不让。

    “萧皇后上书,说想到水云寺去礼佛。我已经准了。你会与她同去,明日动身。”他的声音沉着,“待一切平息之后,我会接你回来。”

    我笑了笑。

    他大概终于明白了,我确实不适合待在宫中。一个没有我的宫廷,比有我在这里,会加讨人喜欢。

    殊途同归。

    “知道了。”我平静道,“妾遵旨。”

    说罢,我后退一步,向他深深一礼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去水云寺的事,很快就定了下来。

    穆皇帝的明德皇后,虽然去世得早,但是著名的贤后。

    我和明玉都顶着那皇后的名头,自当以明德皇后为榜样。她捐资修寺,祈黄河平安。如今黄河重修,我们照着来一遍,在世人眼中也是大善之举。

    明玉很快到了承和宫来,见面就问,“那传言是真的?”

    我正在写我的书,蘸了点墨,头也不抬:“什么传言?”

    “你使人诬告宋国夫人,触怒了太上皇。”她说,“他有意疏远你,故而让你与我去水云寺,名为礼佛,实为思过。”

    这洛阳的朝野果然也不是吃素的,这一会的工夫,已是传得有鼻子有眼,连明玉都知道了。

    “你信么?”我说。

    “那诬告之事我自是不信,你若真想做点什么,不会设计得这般愚蠢。不过这无关紧要。”明玉盯着我,“太上皇怎么说?他难道信了?”

    我说:“他信不信更无关紧要,换作是你,可会因此而疏远哪一边?”

    明玉的目光不定,少顷,讽刺地一笑:“这宫里,果然进去的都不会干净,连他也不可免俗。”

    说罢,她又道:“你不委屈?”

    “为何委屈?”我说,“去年此时,我若知道我的兄长和家人都能好好地团聚一处,还恢复了国公封号,我做梦也会笑醒。”

    明玉眉间展开,道:“你是个通透的。说来,太上皇与你定婚之后,上官家一下抬了上来,眼红的人是不少的。朝廷里那些过往之事你也都是知道的,所谓的登高必跌重,那一下平步青云的人,其实最是前途难测。睿智的君上,必是懂得因势利导,权衡各方,必要时压一压跟前红人的风头,消解别处敌意。此事,虽看似委屈,但其实也是为了你好。那李合行事粗蠢,得些教训乃理所应当。只要你和你兄长及家人不曾牵扯其中,便是最好的。”

    说罢,她仍看着我:“你也是这么想的,是么?”

    我也看着她,淡笑:“正是。”

    第二百八十四章 水云寺(下)

    在我出发的前一晚,子烨终于在承和宫露面了。

    他进来的时候,我正给那盆栀子花松土。自我在子烨那里看到它,就将它带了回来。冬天寒冷,我的寝殿里正好也烧地龙,温暖如春,可以养它。子烨那时也无异议,因为他几乎住在了我这里,可以与我一道照看。

    但不知是不是它果真更喜欢子烨,这些日子,子烨没有来,它就看着蔫了些。我每日松土浇水,也不见好。

    “栀子入冬之后便是休眠之态,你伺候太细,反倒扰了它,焉能长得好。”他走过来,从我手里拿过铲子。

    我看着他将花盆里的土压好,道:“你前些日子也这般松土浇水。”

    “入冬之后,我也只松那么一回土,开春之前都不打算再动。”子烨道,“你见我动过第二回 么?”

    确实没有。我不答话。

    他将那花摆好,转过头来。

    四目相对,未几,他的目光落在旁边的箱笼上。

    那里面装着的,都是我去水云寺的行李。

    他看了看衣箱,道:“那边天冷,你就带这么些冬衣?”

    旁边的宫人神色讪讪,只拿眼睛瞥向我。

    “水云寺是佛寺,自当以简朴为上。”我说,“是我让她们少收些,各拣两三件够了。”

    子烨让众人退下,而后,看向我。

    “你还在恼我。”他说。

    “你也在恼我。”我说。

    烛光落在那眉间,光影分明,似沉静,又似落寞。

    他上前两步,在我跟前停住,少顷,缓缓开口:“我总想着那日你说的话。你说,我们再不可回到过去。从一开始,你就是这么想的么?”

    我也看着他。

    “你说的一开始,是何时?”我问。

    &amp;lt;div style=&amp;quot;text-align:center;&amp;quot;&amp;gt;

    &amp;lt;script&amp;gt;read_xia();&amp;lt;/script&amp;gt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