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t9b5小说网 > > 入慕之宾 > 入慕之宾 第69节
    前方的道路很是拥堵,显然是到了闹市,马车越走越慢。

    “我最后问你一次。”我说,“你喜欢过我么?”

    “喜欢过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呢?”

    他看着我:“仍旧喜欢。”

    那双眸映着太阳的光照,明亮灼心。

    恰如当年。

    我注视着他,近在咫尺,可以感受到他的呼吸。

    “那么,你还会骗我么?”

    他定定看着我,低沉的声音,伴着热气,拂在唇边。

    “不会。”他说,“我再也不会骗你。”

    我直起身体,捧起他的脸,朝那唇上狠狠压下去。

    泄愤一般,很是用力。

    而他愣了一下之后,随即紧紧抱住我,报以回应。

    就在他要将我压在车壁上的时候,我一个转身,反将他按住。

    “这是报复你上次的。”我喘着气,抵着他的额头,看着他炯炯的双眸,“你我从此扯平,各不相欠。”

    说罢,我松了手,掀开帘子,下了马车,头也不回地离去。

    第一百零四章 坦白(下)

    我还是回到了宫里。

    说来可笑。从前,我总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重获自由了,会去做什么。

    无论哪一种,我做的第一件事,必是收拾细软离开宫中,能走多快走多快,再也不回来。

    但真到了这个时候,我发现,这心思其实并不是那样的急迫。

    倒不是皇宫值得我留恋,而是我发现,自己当下并没有什么想去的地方。

    兰音儿和一众女冠们见到我回来,即刻围了上前。

    “玄真,你要走了?”兰音儿道。

    “你怎知?”

    “今日早晨,玄真刚离开不久,内侍省就来了人,一直等着玄真回来。”兰音儿道,“他们说,上头下了旨意,自今日起,玄真可离宫还俗去。”

    我不多言,到待客的花厅离去,果然,两名太监正坐在里面。

    见礼之后,他们随即向我宣了旨。

    里头的措辞很是讲究,大致的意思是,上官家的案子,大理寺已经重审,虽还未有结论,但上官家的累世功绩以及对忠君爱民之心皆无可置疑,特赦免了一应眷属的罪过。

    “恭喜娘子,贺喜娘子。”宣旨之后,他们笑眯眯地将圣旨交到我的手上。

    我收下谢过,让兰音儿打赏。两名太监却连声推却,不肯收下。

    “娘子折煞小的了。能为娘子这般贵人效劳,乃我等三生之幸,岂敢再受娘子的赏,还请娘子快快收回。”他们恭敬道。而后,又寒暄一番,行礼离去。

    “这内侍省的人什么时候变得这般客气了。”看着他们的背影,兰音儿好奇道,“从前玄真打赏,他们可是收得毫不含糊。”

    我没答话,只将那圣旨细看。上面的内容,方才太监念过了,我直接将目光移到最后面。

    那里盖的是太上皇的玉玺。

    我知道,昨日,太上皇才下令重查上官家的案子。为了不让这事看上去太草率,总要给大理寺装模作样的时日。就像当年,我们全家也是在家里关了半个月才被抄家一样。

    而这圣旨则已经表明了态度,上官家的平反是必然的。

    “玄真高兴么?”兰音儿凑过来,道,“这个东西,玄真可是盼了许久了。”

    我想起了那人的话。

    ——我说过,一切都要看时机,不宜早也不宜迟。让伯俊回来,是我早已计议之事,就算你不提,朕也会做。

    “它可不是我盼来的。”我淡淡道,“不过是时机到了罢了。”

    “时机?”兰音儿讶道,“什么时机?”

    “我能用得上的时机。”

    兰音儿一脸不解,我也不多言,微笑地拍拍她的肩头。

    “我要还俗了。”我说,“你日后也不必叫我玄真了。还有,你当初是我带进玉清观里的,你若不打算再做道姑,也要离宫。你的弟弟妹妹应当很快就会到京城里,你可住到秦叔家里去,等着跟他们团聚。”

    说到与亲人团聚,兰音儿的目光亮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那……娘子呢?”她问道,“娘子要去何处?”

    “暂且还不知道。”我说。

    “我记得娘子跟我说过,你有兄长,还有弟弟妹妹。”兰音儿道,“娘子要去找他们么?”

    想到他们,我只觉一言难尽。

    这些年,我一直托秦叔找我的庶母和弟妹。可就算能耐如他,也始终打听不到他们的下落。没想到,他们竟是在洛阳老宅里。

    不知不觉中,我又欠了他一笔人情。

    “他们都已经找到了。”我说。

    “找到了?”兰音儿喜道,“娘子也要将他们接过来团聚么?”

    我抿了抿唇角。

    “他们在洛阳。”我说,“我和我的弟妹们不熟悉。”

    兰音儿看着我,神色奇怪。

    她想了想,道:“我以前在家时,也跟我的弟妹不熟悉,总觉得他们又吵又任性,避之唯恐不及。可真遇到了事,我却又放不下他们。我父母留下的东西,都被族人分走了,我能留下的,只有他们了。打断骨头连着筋,所谓手足,或许就是这样?”

    我看着她,不由苦笑。自己何尝不是如此。

    那三个庶出弟妹,我在家时也总是不理他们,他们来找我玩,我就远远躲开。可真的到了落罪之后,我身陷囹圄,却会时常想起他们。想到他们会受苦,我的心里也会难过。

    所以,我这两年一直没有放弃寻找他们。

    只是没想到,他们都在洛阳,在那个人的庇护之下……

    ——你要我跟你说什么。告诉你,我骗了你么?现在你知道我骗了你,难道你就不会恨我了么?

    心思沉静了一些,再来想这话,我觉得愈加五味杂陈。

    他说得对。

    我宁可相信他是因别有所图而娶我,也不肯相信他是真的心里有我。

    就算是到了现在,我知道了他为了做的许多事,也无法放下过去,像从前那样相信他。

    今日说开了之后,我与他就此了结。

    而我,既然目的已经答道,或许也该去做自己在乎的事。

    “你说得对。”沉吟片刻之后,我看着兰音儿,微笑,“我是该到洛阳去,与他们团聚。”

    “去洛阳?”兰音儿愣了愣,“娘子要离开京城么?可娘子要当太上皇后了。”

    我正要说话,忽而听得外头传来一阵动静。

    一名女冠走来禀报,说皇后来了。

    这一回,明玉少有地光明正大来见我。

    她没有任何托辞,进门之后,就摒退左右,让人把门关上。

    “你兄长回来了?”摒退左右之后,她第一句就问道。

    我看着她:“你派人跟踪我?”

    “这也用得着派人跟踪么。”明玉道,“你兄长又不是无名之辈。今日,你家宅子的封条撤了,有人看到他出现在了门前。”

    “是么。”我说。

    明玉看着我:“他还好么?”

    我说:“不差,就是比从前黑了些,消瘦了些。”

    明玉似乎松了一口气,又道:“你见过他了?”

    “见过了。”

    明玉绞着手帕:“他接下来有何打算?”

    “不知道,兴许会为太上皇做事。”我说。

    明玉愣了愣,很快明白过来。

    “你是说,将他接回来的,是太上皇?”

    “正是。”

    明玉蹙眉,又绞起手帕。

    “不过,他要先去洛阳一趟。”我说,“我的庶母和弟妹都在祖宅里,他想去看看。”

    明玉露出讶色,看着我。

    “你呢?你也去么?”

    “我也去。”

    “那太上皇的采选怎么办?你不盯着?”

    “采选?”我一怔。

    “你还不知道么?”明玉道,“今晨,董裕那匹夫撺掇着一众大臣,说什么上皇既然要立后,为子嗣计,该将后宫一并充盈,要为上皇开采选。”

    &amp;lt;div style=&amp;quot;text-align:center;&amp;quot;&amp;gt;

    &amp;lt;script&amp;gt;read_xia();&amp;lt;/script&amp;gt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