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t9b5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横刀十六国 > 横刀十六国 第98节
    剩下的敌人扔下长矛大斧弓箭,连滚带爬的向山上逃去。

    战场上早已一片狼藉,到处都是破碎的尸体。

    鲜血汇集成小溪,缓缓流入黄河之中,仿佛某种远古的祭祀。

    “万胜!”后方营垒中也发出巨大的欢呼声。

    瞬间,李跃只感觉无数道热切的目光投向自己。

    一骑缓缓走来,左手长戟右手两刃矛,正是石闵,眼神也变得亲切许多,豪气干云道:“行谨将步,某将骑,可纵横天下矣!”

    这一战也算是同生共死。

    李跃听出他言语中多多少少有招揽的意思,“修成侯勇冠天下,他日若能驰骋天下,跃此生无憾矣!”

    李跃没同意,也没拒绝。

    将来的事将来再说。

    而现在,两人都有各自的路要走。

    石闵一天是石虎的养孙,李跃就不可能投靠他。

    而以现在黑云军打出的声势,也不需要投靠别人了。

    石闵表面是个赳赳武夫,实则也心细如发,不然也不会来摸乞活军的门路,仰天大笑中仿佛带着某种心照不宣。

    第一百二十四章 夺兵

    高力禁卫留下一千五百多具尸体,足见此战之惨烈,大部分都是持斧甲士,还有三千一百多没来得及逃回关上的俘虏。

    几乎没有任何争论,俘虏在按在山下,一一斩首。

    这帮人也算硬气,刀架在脖子上一声不吭。

    也不反抗,也不嚎哭,更不求饶,眼神麻木而冷漠的等到刀锋的降临。

    其中也不全是高眉深目的羯人,还有很多晋人、羌人、氐人、鲜卑人……

    关中先后被石斌、石苞祸害,怒火和仇恨忍耐已久,梁犊振臂一呼,数月之间,便聚集了十万余人马,浩浩荡荡杀向邺城……

    只是历史上的这种叛乱虽然动摇了王朝的根基,却很难走到最后。

    按照惯例,人头被堆成了京观,朝向虎牢关。

    鲜血再度将大地染红。

    贼军虽有十万之众,但其核心战力,绝不会超过两万,尤其是那几千持斧甲士,逢战必在前,直接去了一半。

    关上似乎也被这惨烈的一战打懵了,一个个站在城墙上,再无之前的嚣张气焰。

    李跃清点本部伤亡,阵亡三百三十余人,轻重伤一千五百六十人……

    六千步骑,伤亡接近三分之一。

    士卒们收集尸体,很多人的尸体早已不全,不过李跃坚持用牛车送回黑云山安葬,让他们的亡魂能得到安宁。

    每一个阵亡士卒都是勇者,妥善安排他们,实则是让活着的人心安。

    石闵的骑兵伤亡更是惨重,一千余劲锐敢死之士只剩下不到三百人,两千战马只回来五百匹。

    不过付出的代价是值得的。

    遏制了高力禁卫的气焰,同时也让黑云山一战成名。

    李跃的名字也开始在乞活军中流传。

    周围乞活将们对自己的态度明显不一样,就连斥责自己的张良,也低眉垂眼,没了当初的火气。

    而黑云军的待遇明显提高不少,肉食优先供应,李农还赏赐下来五百坛酒。

    李跃心中忍不住嘀咕,难怪李农屡战屡败,又是送女人,又是送酒。

    当年前后赵争雄,前赵国主刘曜雄健威武,力大无穷,一箭能洞穿寸余厚的铁板,号为神射,唯二的爱好就是酒和羊皇后……

    蒲阪一战,石虎望风而逃,石闵之父正是在此战断后被杀。

    石勒不得已,发兵三路来战刘曜。

    两军决战与洛阳,刘曜喝酒数斗,醉醺醺的领兵,决战时,再喝一斗多,把手西阳门,走不动路,最终被石勒生擒,前赵就这么莫名其妙的灭亡了……

    撤到荥阳城,李跃才让士卒们轮流畅饮。

    五百坛酒,每人也只能分到一两碗,自然不能跟刘曜比。

    荥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,华夏大地上的战争,很多都是发生在此地,春秋时,晋楚争霸,曾大战于此,秦灭韩,列荥阳为重镇,俯控中原,屯集重兵和粮草于此地。

    陈胜、吴广起义,与秦军大战于此,楚汉争霸,刘项反复争夺,最终以荥阳东的鸿沟为界。

    与枋头一样,荥阳也是水运枢纽之地,魏惠王开鸿沟,在荥阳北开口(荥口),引黄河入大梁。秦始皇疏鸿沟以通淮、泗,漕运淮河南北粮食至荥阳敖仓。

    不过石赵定都邺城,倒行逆施,荥阳肯定不如当年,石虎还将信阳之东的大片土地化为猎场,人一旦伤兽,施以腰斩、车裂等酷刑……

    南城略显破落,一片断壁残垣,居然没几个活人。

    也不知是逃了,还是被郑家隐匿了。

    野草长在路中间,角落偶尔可见一两具枯骨,也不知死了多少年,无人清理。

    街边的柳树上吊着几具干瘦枯尸,明显是一家老小,随着春风摇摇晃晃……

    石虎大兴土木,屡兴数十万大军征讨四方,一道敕令,便让百姓交粮、交人,还曾限期让每户上交一辆车、一头牛或一匹马,逾期不交者,处以大辟之刑。

    百姓被逼的举家悬树自尽。

    这场大战,石虎又是先后排除十余万大军,对百姓又是一场劫难……

    当然,百姓再惨,郑家等一众豪族还是过的不错的。

    荥阳城仿佛被分成了两半,南城一片凄凉,北城却还算热闹,府邸宅院林立。

    太守郑笃贴心的为大小将领头领安排了府邸,还将李农请进郑府。

    “李头领年少有为,之前多有得罪,全是误会,还望头领不计前嫌。”郑笃对李跃更是悉心伺候,安排的府邸是全城仅次于郑家,极尽奢华,府中侍女下人将近四五百人,前呼后拥。

    与之对比,仿佛城中老柳上挂着的尸体是来自另一个世界。

    “太守费心了,然则跃此来只为击贼,当与士卒同住。”

    这种地方李跃怎么都住不惯。

    再说石闵都没住如此奢华的府邸,自己住了,他怎么看?

    郑笃的马屁明显拍错人了。

    不过这也正常,石闵现在为止,还只是一个杂号将军,并不显山漏水。

    “哈哈,头领爱兵如子,自古名将亦不过如此……”郑笃大嘴一张,马屁滚滚而来。

    “太守谬赞了,郑家几次支援黑云山,在下铭记在心,军中杂事繁多,在下先行告退。”李跃连虚与委蛇的兴趣都没有。

    郑笃等的就是这句话,“那就不搅扰头领,若军中有何欠缺,但请明言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!”李跃拱手离去。

    虎牢关一战后,李农似乎也看开了,军事一概不过问,甩给石闵、张良、李跃、常炜四人。

    张良非常识相的一声不吭,李跃保持低调,兵权基本落在石闵手上。

    “贼军气势已沮,荥阳兵甲粮草极多,可重振士气!”石闵颇有些意气风发之态。

    李跃道:“眼下已进入三月,即将耕种,此战不可迁延太久,否则影响春耕,中原将饿殍遍地。”

    贼军完全是流贼作风,每到一处,都会分兵劫掠周边,烧杀淫掠寸草不生。

    常炜投来赞许的眼神,“中原方经受水灾、瘟疫,水深火热,再经一场兵劫,只恐死伤无数。”

    “何须一月?某挑选精锐,装备铁甲利刃,严加训练,二十日之内,必破贼军!”石闵大手一挥,豪气干云。

    旁边的张良沉默不语。

    石闵说到做到,直接将董闰、张温二将调至麾下,再挑选乞活军精锐,装备荥阳武库中的精良装备,组成了一支七千人的新军。

    剩下的老弱病残则划归张良麾下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几乎架空了张良。

    张良敢怒不敢言,干脆称病不出,不理军务。

    第一百二十五章 守城

    石闵对张良手段狠辣,对李跃却不错,将武库中三分之一的装备分给黑云军。

    铁甲、弓箭、长矛、刀剑,还有李跃最想要的弩机。

    弓箭需要长期训练,对士卒的体力要求极高,事实上,历来弓箭手都是军中精锐组成,一个壮汉连续挥砍一百刀,不会有任何不适,但连续射一百支箭,即便是壮汉也扛不住。

    而弩却不需要长期训练,稳定性高,射程更远,士卒练习个把时辰,便能精熟。

    石闵又将剩下的八千多老弱调给常炜打理。

    这些人的建制早已被打散了,士气低落,缺衣少食,还有不少人带着伤。

    常炜对军旅之事并不精通,也没这个心思管理,最终落到李跃头上。

    好在黑云军中有大量储备军官,直接调来担任临时的屯长、都伯。

    还专门在城中开了一处病坊,救治轻重伤员。

    缺什么东西,一句话,郑笃都能一个时辰内送来。

    这样李跃对他有些刮目相看,郑家子弟也不是酒囊饭袋,郑笃能爬到荥阳太守这种两千石的职位上坐稳,单靠家族荫蔽是不够的。

    储备军官中有不少人懂些简单的包扎护理,协助李跃救治伤员。

    这时代活下来的人命都很硬,伤的太重之人也不可能撤回荥阳。

    忙了两三日,伤兵们看李跃的眼神不一样了,敬畏中带着几分感激。

    &amp;lt;div style=&amp;quot;text-align:center;&amp;quot;&amp;gt;

    &amp;lt;script&amp;gt;read_xia();&amp;lt;/script&amp;gt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