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t9b5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宋人的骨头 > 第18章 搭班子
    这几天高强度会议开完后,赵龙吟觉得自己要塌掉了,虽没有什么刀光剑影,但是跟这些大人斗智斗勇,经常还要表演一下,太费精力了。俗话说,万事开头难,虽然后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,他还是决定去睡个三天,反正事情永远也做不完的。

    当然这是他的一厢情愿,第二天一大早,他就被李仲达叫去了。来到村长院子里,就见李仲达和元甲,二甲和三乙坐在树下里喝着茶,小酒儿在一边服侍倒茶。

    见赵龙吟来了,李仲达满脸戏谑地问道:“赵行首,怎么样,还得心应手?”

    赵龙吟瘪着一张脸,“你老人家咋好意思的,躲到后面远远的,把我一个小孩子顶前面。”

    “你是小孩子?到底是乱世啊,乾坤颠倒,容易出你这样的妖孽。阿翁每次看到你,都觉得自己白活这么大岁数,赶紧入土算了,免得浪费粮食。怎么样?安排好了别家,自己家里如何安排该跟我们这些老头子讲讲了吧。”

    “安排不敢当,咱们商量一下。”赵龙吟诚恳地回答道。

    “你先说说。”李仲达示意他坐下。

    “按照前几日几家协商的。咱们家主要负责物资产出,粮食啊,器具、武器啊啊这些。”

    “这么说,那些人上人的活都给了别人,累死累活的差事就留给了李家坡。”元甲有些愤愤不平。

    “话不能这么说,元甲阿翁!房家的活在太平年景当然是美差,可是如今这乱世,在外面多踏出一步,都要冒着死亡的危险。种虎他们更不用说,当兵吃粮,尸骨无还。咱们家的活累点是累点,胜在安稳。”

    “这些不说了,定了就定了,说说怎么干吧。”李仲达朝元甲摆摆手。

    “找人手,越多越好!无论是开荒种地,还是酿酒卷烟,这是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手。种虎他们打到哪里,咱们就要跟到哪里,开荒种地。另外我们各种器具、武器制作,也需要工匠,咱们可以从北地下来的流民中搜寻能工巧匠,咱们以后还要炼铁,造船,这些靠咱们李家坡自己的工价万万是不够的。”

    “炼铁?为啥我们还要炼铁为啥要自己造船?”李仲达有些疑惑地看着赵龙吟。

    “以前大宋的铁料主要来自幽州等地,自从北地落入金人之手后,咱们就失去了铁料来源,如今南边的铁料朝廷收归官营,想获取铁料非常艰难,而且上好的铁料都被拿去制作兵器,老百姓能买到的就是制作农具都不堪用,所以咱们就需要自己炼铁。一来开荒需要大量的农具,二来咱们的军队扩张也需要武器盔甲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造船,我们生产的物资要卖出去,在南方,大宋全境都可以行船,我们用船将物资运送出去,再将咱们需要的物资带回来,船是最快最便宜的,而且运量大。咱们房州不缺木料,在谷水附近造好后,沿着谷水下汉水,然后基本可以到达大宋全境。”

    “另外我还要制作一些别的器具,所以寻找大量的将作工匠至关重要。”

    “二甲阿翁,按照协定,咱们在外面的买卖要放给房家,房家的作坊和工匠要接手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咱们辛苦经营多年的商道和人脉,真的要交出去?就怕到时事有不协,再收回来就难了。”二甲朝李仲达嚷嚷道。

    “人家的作坊和人手也让出来了,人家就不担心?”李仲达瞪了他一眼。

    “二甲阿翁不要担心,买卖嘛,有东西买卖才叫买卖。所有物资供应都在咱们手里,你还怕房家能翻天?”

    “他们也可以不卖咱们的物资的。”二甲嘟囔道。

    “你放心,我保证咱们的东西是最赚钱的,最好卖的,我就不相信,他们房家会做舍本逐末之事。”赵龙吟说得斩金截铁,不如此不足以安这几位长老的心。

    “接下来,种虎他们会清剿咱们周边的山匪,清剿完毕后,咱们村子外围的防护就不需要这么多人手了,我想让三乙带着元丙和六丙去种虎那里效力,村子里的男人有愿意去打仗的也可以跟着去,不愿意的可以留下来种地或干将作。”

    “外面甲字辈和乙字辈的阿翁叔叔们跟房家交割完毕之后,就调回来,负责种地的管理种地,负责将作的管理将作,诸位长辈们觉得如何?”诸位长辈都端起茶杯,热烈地讨论起今春的明前茶是不是没有去年好。这个反应也在赵龙吟意料之中,毕竟这样的安排动了李家坡的根本,他们不敢不慎重,可以想象房家今天只怕也会是同样的场景,只有种虎和狄浩是光棍一条,没有家当,就没什么好犹豫的。

    <div id='gc1' class='gcontent1'><script type='text/javascript'>try{ggauto();} catch(ex){}</script></div>

    小酒儿端来一杯茶给他,低着头不看他。女人就这么奇怪,之前没说开之前,两人有说有笑,现在说开了,反而放不开了。

    他们要考虑就让他们考虑吧,我继续回去睡觉,赵龙吟也打起了光棍,反正自己也没什么家当,比种虎他们还干净。

    几天后,几位当家的又聚在了一起,这次是在房家村见的面,房家和李家似乎是私下里达成了什么,对于赵龙吟的此前安排都赞不绝口,并表示会马上安排执行,争取三个月内交割完毕。

    赵龙吟也不管那许多,结果令人满意就行,如果他们私下里搞鬼,让事情的进展偏离了方向,他也可以随时撂挑子不干。

    接下来几位当家讨论了赵家军的部门安排,赵龙吟拿出这几天斟酌的一些建议给他们讨论,主要是在行首下面组建一些部门来管理赵家军的一些日常事务。

    年度的总结、来年的规划和一些重大事项由行首召集几位当家的讨论确定。

    在下面组建:

    一,计财司,负责核算赵家军的收入支出并记账,由房家管理并出人。

    二,粮钱库,负责管理赵家军的物资和银钱的存储,收入和支出,由李家坡负责管理和出人。

    三,农粮司,负责管理赵家军的田地耕作和水利建设,由李家坡负责管理和出人。

    四,将作司,负责赵家军所有器具,军备的制作,由李家坡负责管理和出人。

    五,对外联络司,负责赵家军与各国朝廷及各级官员的游说活动,由房家负责管理和出人。

    六,贸易司,负责赵家军的所有买卖经营,由房家负责管理和出人。

    七,宪司,负责赵家军各项律法的制定,执行和监督,由房家负责管理并出人。

    八,帅司,负责管理赵家军兵士的招募,训练和作战,由种虎管理,行首是赵家军最高统领。

    九,内政司,负责管理赵家军内部户籍人口和治安,由李家负责管理并出人。

    十,成立学堂,由行首亲自管理。

    以上是赵龙吟这几天思考的结果,就是对之前协商的分工做了一个细化,并考虑了制衡和权力的分配。诸位当家看了之后没有多大的意见,就是讨论了一下出人的规模。

    他们居然对学堂最感兴趣,纷纷问学堂的教学内容是什么。

    赵龙吟希望成立学堂,其实考虑很简单,培养实用人才。现在房里两家的学堂主要以儒学为教育内容,实用性不强。而赵家军未来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,技术和管理人才将极度短缺,这点要早做准备,毕竟人才培养需要数年,而赵龙吟现在就可以想象得到两年后的缺人景象。所以成立学堂越早越好,当然儒学也将成为学堂课业之一。

    赵龙吟想先设立计财学,也就是后世的会计学,将作学,对应后世的机械类学科,算学,儒学,武学,医学,法学,农学这八个学科。其实宋朝的太学非常发达,除了跟买卖有关的计财学和农学因为被士大夫们鄙视,没人愿意学而没有设立,其它的学科太学都有设置或类似的设置。让人不理解的就在这里,农业一直是历朝历代强调的立国之本,农学却不被重视,几千年来粮食亩产一直没有显著提高。而商业方面的税收更是宋朝的主要税源,已经超过农业税,却依然不被重视,完全由民间行业自行管理。

    农业、商业和器具制作是赵龙吟一定要抓紧的,这是赵家军起家的根本,所以一定要培养这方面的人才。至于医学,宋朝的太学医学类已经设置了大方科,小方科(小儿科),妇科,牙科以及外伤科这些。门类设置已经颇具后世现代医学的雏形,只是诊治靠的还是中医那套神秘的手法。

    生源的话,先从四大家中选择不满十二岁的优秀子弟入学,当然,外面如果有识字且聪慧的少年,也可以考虑招入。今年每门学科先招二十人,算学和武学作为公共学科,就不单独招人了。

    赵龙吟把这些学堂的想法跟各位当家的说了下,各位当家对于设立这些学科没什么意见,但是对于不够重视儒学就有些疑虑。毕竟在宋朝,重视文官,重视科举的观念还是深入骨子里的,如果不能通过科考获得一个进士的头衔,以后在文官场很容易被嘲笑,在民间也不怎么挺得起腰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