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t9b5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楚宫腰 > 第62节
    桓夙走回大帐,只见蔺霁站在篝火处,似乎等了很久了。

    “霁公子,有事对孤说?”

    蔺霁揖手,“楚侯请。”

    两人进了军帐,桓夙亲自拨了拨铜盘里的灯油,烛火幽微,蔺霁声音低沉,“楚侯,你说的,我答应了。”

    桓夙拨着灯油的手停了停,凉薄的嘴角淡淡一挑,“霁公子是看孤便要赢了,所以转变了主意?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桓夙又问:“原来,霁公子是个趋炎附势之徒?”

    蔺霁闭了闭眼,将袖下的拳捏紧了,“只求楚侯,放过郑国。”

    “孤如果要窥测天下,借郑国打通南北,使郑为楚国附庸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,但,”桓夙隐秘地敛唇,“你想错了,孤不要天下,亦不需你们郑国。”

    “大王孤高傲世,是蔺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。”

    桓夙回身,“霁公子,孤要的也不是一个趋炎附势的郑伯,北方强国环伺,郑之于楚,是天然的屏障,孤要的是一个能抵御齐秦的国家,而不是楚国的附庸。过刚易折,我楚今日能有割据一方的势力,靠的也不是横征暴敛,孤今日若是出头太甚,迟早会成为秦晋齐三国的心腹大敌,楚国如今的国力孤尚且清楚,不宜与三国正面冲突。”

    这一番推心置腹之言,让蔺霁终于打消了心头最后一点疑虑,于是诚心诚意地俯首,“感激楚侯拳拳之心,蔺霁若能有为,必定不负重托。”

    乱世之中,能否存于一隅都是未知,桓夙看得清楚,在如今强国列之如云的天下里,谁说要统一天下都是妄谈。

    蔺霁心悦诚服。

    天光盛亮了,朝云飞渡,一缕缕云翳攀过纵火过后的峰峦,紫岚流绕,宛如潋滟清丽的霞霭。

    公子民稷被套上镣铐枷锁,关在一个铜铁混制的笼子里,犹如困兽,被四个士兵用长矛架着笼子拎了上来,他满脸血污,虎吼着要从笼子里扑出来,桓夙面目冷凝,负着手静默地等着楚国的士兵将笼子放下,一群人散开。

    “桓夙!”

    桓夙淡淡地看着他,“带夫人上来。”

    公子民稷一声虎吼之后,忽然一愣,缓慢的回头,身上套着的锁链发出铿铿锵锵长长短短的铮璁声,只见一个容颜清丽犹若白芙蕖般的女人被一群士兵带了上来,她的眼光哀戚而镇定,雪白的曲裾绣着繁复盛发的幽兰花,如云的鬓发,别着一朵清爽的白簪花。

    走入敌**中,这个女人竟然不退不避,毫不露怯意。

    公子民稷痛苦地嘶吼,“你要的是我,放了她!”

    “公子与夫人鹣鲽情深令人感叹。”桓夙哂然地看着笼子里狼狈痛苦的男人,哼了一声,“公子当年在三王宴上,如何羞辱孤和孤死去的母后,忘了?”

    说到当日之事,公子民稷忽地瞳孔一缩,“桓夙,你要做什么!”

    “我杀了你!”

    公子民稷挣动起来,铁链将手腕磨出了两道猩红的伤口,他咆哮着怒吼着,额头青筋毕露,夫人沉静柔和地看着自己的丈夫,缓慢从容地跪在了他的眼前,“夫君。”

    “玺华,不!”公子民稷满脸血污,用力地摇头,从牢笼中伸出手握住她的,“不可以!”

    女人不落泪,亦不畏惧,“夫君,我是齐人,是齐国上大夫之女,绝不在楚国受辱,今日,若楚侯辱我半分,我死在夫君前头,若楚国不辱我,我死在夫君后头。我清白于世,绝不苟活。”

    这一番话令得在场的楚地血性男儿也不禁动容,桓夙更是峻眉微收。

    他仿佛看到了孟宓的影子。

    他知道,若今日在笼子里的人是他,被俘虏到敌国的是她,她也是这样的。比谁都柔弱,比谁都固执,不开窍的傻妞。

    公子民稷突然仰天大笑,“哈哈哈哈,有妻如玺华,夫复何求?”

    女人拎了拎裙摆,镇定地站了起来,不卑不亢地目视桓夙,“今日,我们夫妻二人的性命,凭楚侯定夺。”

    当年公子民稷和公子宣拉了那个肖似他母后的女人入三王宴时,桓夙便想,多行不义必自毙,他桓夙报仇,从来不畏惧时间早晚,但今日真将公子民稷和他的夫人擒到手中了,他却并不想以牙还牙。

    “孤不需要公子民稷的性命。”

    他扫了牢笼一眼,负手侧过身,“公子民稷,在愚蠢和狂妄这一点上,公子宣比你大有不如。”

    犹如被戳中了脊梁骨,公子民稷躁动地拍那生锈的栏杆,“我如何,不需要你置喙,要杀要剐,你说就是,我若是皱一下眉,也愧为齐国公子!”

    “孤已然说了,孤不需要你的性命,你一命,除了激起齐国的国恨,铸下的错,造下的业,挽不回什么,即便拿来平息我楚**士的怒火都尚且不够,孤要一具腐臭的尸身有何用?”

    桓夙这淡然的口吻,似讽弄,又是漫不经心,彻底触怒了公子民稷,“那你要如何?”

    “孤要放了你。”

    这句话是一个转机,不但公子民稷和玺华,就连被绑来军中的齐国的俘虏也不禁怔然,年轻英俊的楚侯立在金色的日辉之中,宛如镀了金光俯瞰众生的神,此时,他说赦免谁,谁便可以回归故里,他说杀了谁,谁便要血溅当场。

    桓夙看向玺华,“但夫人,你要留下来。”

    “啊——”公子民稷虎吼,“桓夙,你胆敢——”

    桓夙的手从广袖下伸出,打断了他的咆哮之声,见玺华夫人面露惶惑,他解释道:“孤可以放你的夫君回齐,但你要留在楚国为质,孤需要你的夫君,做一件事。”

    “孤对夫人没有绮念。”

    玺华夫人方才已经立誓,若是在楚国受辱,便立即自刎,没有人怀疑这句话的分量,玺华也知道桓夙定是听进了耳中,她心下迟疑,又听到丈夫拍打栏杆的声音,她走到公子民稷的身边跪下,“夫君性命为重,玺华愿在楚国为质。”

    公子民稷哑声摇头,“不,我不准。”

    当年,他用十里红绡迎娶临淄第一美人,何人不羡慕他公子民稷?

    长街之上意气风发扬鞭打马,满楼红袖招,他的眼里心里却只有身后的新娘,他们说好了生死相依,承诺过三世白头。怎么会到了如今这一步?

    他的性命,尚且要如此柔弱的她来挽救?

    桓夙皱眉,道:“比起公子民稷,孤不屑公子宣所为,若夫人愿意留在楚国为质,他日公子民稷坐上齐侯之位,孤便放夫人归齐。”

    玺华敛黛而立,“楚侯此言当真?”

    “国君之言,岂能有假?”

    玺华拜倒,“好,今日,玺华替公子民稷,与楚侯立下誓约,只要楚侯放我夫君归楚,玺华愿留在楚国。”

    这女子是巾帼豪杰,连公子民稷在她眼前,也不过庸人一等。

    她走上来,微风扬起那雪白的衣袍,衬得女人绝色的脸庞清凉如霜,她伸出手,与桓夙击掌。

    第一声传来,公子民稷痛苦地闭上了眼。

    第二声,他扣住铁栏的手暴起了青筋。

    第三声终于落地,公子民稷咬着牙颓丧地坐倒在地。

    桓夙命人开释公子民稷,让他从牢笼之中出来,公子民稷跌跌撞撞地挣扎起,脸色沉痛而复杂地看着玺华,她微微一笑,清凉如荷的脸一如往昔一般,全是爱慕和眷恋,却不再过去了。

    “他日公子与夫人是否有相聚之机,全在公子的本事了,连郑伐楚的确是下策,公子民稷身边谋士如云,想必定有清醒之人,我楚是不是区区一个齐国公子能搅弄风云的,相信公子和公子手底下的人,眼下已经有了答案,孤不必多言。”

    公子民稷用那只爬满了烟灰和干涸的血的手,缓慢地捂紧了胸膛,悲恸地发出一声呼号。

    他败了,一败涂地!

    玺华是他最后的底线,若连她也没有,他存留时间还有何意义?

    “我答应你!”
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  下一章男二又要来了,你们开心不?

    话说,打仗这块很快就会结束的,开心不?

    最近都恬不知耻地开始求《有妃君子》的预收了,要开了,预收低,很捉急!

    ☆、第84章 威胁

    玺华夫人被桓夙留在了军中, 而公子民稷也由他三百残兵的护送往北绕卫国回齐。

    更深露重, 桓夙独自点了一盏孤灯, 玺华夫人被安置在王帐附近的一座军帐间, 桓夙命人提了一只简陋的灯笼, 但还未走到军帐前,玺华夫人已经掀帘而出, 恭谨从容地对他行礼,“楚侯。谢楚侯放我夫君归齐。”

    “夫人不怨?”

    玺华夫人看着脸色一派深沉的桓夙,淡淡摇头,“连郑抗楚本是下策, 他急功近利了一些,楚侯厚恩, 才让我们夫妻免于一死。”

    “夫人真是明白人。”桓夙坦荡地负手, “但夫人也清楚,孤放公子民稷回国,是为了让他更心有城府,与公子宣争夺王位, 如此齐国生乱, 必定便不会再扰孤, 夫人也不怨么?”

    月光清冷, 雾色一缕缕漫过山头,幽冷的残枝在风中呜咽。

    正如同此刻不卑不亢站在桓夙眼前的女人,脆弱而执着,她沉静地说道:“这是我夫君所愿。”

    争夺齐侯之位, 是公子民稷最大的心愿。

    即便是她,也不能撼动。

    桓夙这样的举动,何尝不是一种成全?

    果然是个灵秀聪慧的女人,桓夙压了压唇。

    “大王,秦晋两国,已经大动干戈。”曹参方自营外接到狄秋来的战报,桓夙看了一眼,问的却是,“蔺华人呢?”

    “不知。”

    桓夙峻厉的眉紧紧攒了起来。

    当年那个白衣上阳君在楚国为质时,他便该趁着机会真的除掉他。他说过,要让蔺华永远成为楚国人,可当年大权握在太后手中,太后有意保蔺华全郑楚之交,而蔺华隐藏在郢都的实力竟也深不可测,他一时撼动不得。

    他本想徐徐图之,奈何那人计谋多端,手下又有能人异士常伴左右,竟能以人偶声东击西,潜逃出城,在南阁楼,他也是用张偃制作的精巧人偶,骗过守备,潜入南阁楼见他的宓儿。

    狡猾狂妄之徒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转眼又是一个月过去,到了开春的时节,溪流淙淙自假山池沼间穿泄而过,犹如碎珠乱琼,嘤嘤成韵。

    谷城尚未受到战火波及,宛如徜徉在楚国钟灵毓秀的山河之中的一片桃园净土,山水都极滋养人的,才一个月,小公子黎的脸色已经由红润开始多了一分白,孟宓和桓夙都是皮肤白净的,儿子眉目的轮廓有点像他父王,孟宓又欣慰又惊喜。桓夙的模样在她心底是上乘的,虽不比蔺华的精致无暇,但更冷峻大气,不流于阴柔俗套。

    “黎。”孟宓抱着儿子在庭院中一株最大的榆树底下逗弄他,小巧的男孩,仿佛对一切都还是陌生的,却已能认得出他的母亲,明珠般的眼睛,仿佛透着纯真的笑。

    孟宓简直惊喜,抓住他柔软的小手握着摇,黎爱上了这种游戏,小小的指头动了动,孟宓充满爱怜地俯下身子来吻他的额头。

    黎的额头上多了几缕浅浅的濡湿,仍然睁着眼睛懵懂地看着母亲。

    这别院有人把守,但未免引人注意,人手不多,庭院里除了随身跟着来服侍孟宓母子的下人,几乎没有人,连平日里清扫换洗等事也是由同一拨人做的,清寂的小院几乎听不到声音,孟宓抱儿子晒了会太阳,想到医师的叮嘱,便将他抱回了寝房的小牙床上。

    孟宓折身,忽然听到关门声,她胸口一跳。

    身后,传来一个微润的如珠似玉的声音。

    “阿宓,还记得我么?”

    一别之后,已经一年,但这声音犹若梦魇,孟宓怎么可能不知道?

    她微愣地转过身,胸口狂跳,几乎下意识就要扑到黎的身上,但不能这样做,这只会引起他对黎的注意,孟宓慌乱地敛眉,仓猝道:“你来,作甚么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