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t9b5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楚宫腰 > 第57节
    “王后娘娘。”

    孟宓见不得信,一见便忍不住从美人靠上坐起了身,将家书抢了过来,待到发觉冉音若有兴致地打量着她的举动,孟宓干咳,“孩子,是孩子想父王……”

    冉音不说什么话,只是眼眸清湛地看着孟宓,孟宓不自然地掂量着手中的丝帛,朱砂画的一幅字,写道:一切安好,勿念。

    楚侯用了大半夜写的家书,被删了又改,最终只剩下这六个字,孟宓看了很久,忽然懊恼起来,她盼了这么久,却只有一封不算家书的家书,她坐回美人靠上,将丝帛翻过来,又翻回去,多看了好几眼,最终颦着柳眉道:“冉音,我,我要去南明!”

    “王后娘娘?”听到王后娘娘重提旧事,冉音骇了一跳。

    孟宓听到跪地的声音,便又陷入了为难,冉音摇头道:“王后娘娘,此时非同小可,你身怀六甲,怎么可……”

    “我……”孟宓夜不能寐,桓夙的这封信,不但不能缓解她的思念,反倒只言片语,让她大是不安,孟宓没有什么直觉,只是这一次无端觉得,若是晚了一步,也许他便九死一生了……这个念头起也不能起,一旦起了,孟宓便觉得蚀骨挠心般的难受。

    “王后。”此时殿外传来了一道拉长的婢女禀报的声音。

    孟宓以为还有好消息,瞬时伸长了脖子等着,却只听那婢女姗姗而来的脚步声,无措地低头,“公子戚请见。”

    自孟宓回楚宫,也有这么长的时日了,与公子戚活在一个屋檐底下,见面却是屈指可数,孟宓缓慢沉下去的心又浮了起来,难道公子戚是有前线的消息么?

    孟宓深吸气,亲自起身去迎,小小的单薄少年,紧抿着唇,才一年功夫,更冷峻更薄情也更果决的少年,腿迈入门槛,稳健的步伐,衬着幼树一般的身躯便显得有几分滑稽,他不苟言笑,孟宓也不敢笑,依照寻常百姓家里,侄儿来见婶子,应当受到热络的对待,但这是楚宫。

    小少年先请了安,被请入坐,才面不改色道:“王后娘娘久居漱玉殿,于礼不合。”

    没想到这个看着便不好拿捏的公子戚,果然不是软柿子,孟宓颦眉不悦,被一个毛头小子搬出礼法来教训,若是换做以前,孟宓早拿他小屁股开涮了,但是这个小少年偏偏是楚国未来的君主,比孟宓肚子里这个还要尊贵,她即便是王后,也要礼让几分,可是……

    孟宓心里头犯堵,“为什么?”

    她一直住在漱玉殿,也没听公子戚说过任何不妥之处,眼下桓夙走了,他便登堂入室指摘她行事不合礼法,这是变着法儿欺负她们娘儿俩,孕妇本就容易胡思乱想,孟宓心里头只惦记着桓夙,被公子戚一数落,只觉得满肚子委屈,恨不得飞渡关山到她夙儿身边吹吹枕头风。

    “漱玉殿是君侯寝宫,即便贵为王后,也不能擅入,何况王后娘娘自恃大王宠爱,鹊巢鸠占已久,实在不合礼法。霞倚宫和叠翠宫闲置已久,那才是王后娘娘该去之处。”他振振有词,甚至说罢,还恭恭敬敬地揖手,冲孟宓拜了拜。

    作为婶娘,孟宓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,一个人闷火,本想送走了公子戚让自个儿清静会儿,冷静一番,哪知公子戚是有备而来,甚至意志如铁,今日孟宓不答应他,他便将那套体统全搬出来。

    滔滔不绝地说了大段,孟宓又气又委屈,听他说完,孟宓将玉手摁在几上,羞恼地起身,“我搬走就是了!”

    若不是,这是他住的地方,若不是,这里的一花一木、一砖一瓦存在的意义都是为了他,若不是,这里的床褥有他的体息,这里的笔墨有他的指纹,孟宓怎么会留恋不去?

    冉音见孟宓自从公子戚来过后边郁郁寡欢,心里头暗生疑窦,却不敢多问,但今日孟宓在灯下赶制寒衣,也许是心不在焉,又戳破了几根手指头,她看着不忍,本欲劝孟宓,天色已晚,有什么活明日再做不迟,谁知孟宓偏与一件衣裳不对付了,忙碌到更深半夜,才来了倦意,手中攥紧了做给桓夙的斗篷,在梦里,所有的委屈得到了申诉和平复,她美满地睡到了天明。

    公子戚果然如他所言,派遣了宫人替孟宓收拾行装,孟宓看了迤逦的一排箱箧,眉梢动了动,若有所思。

    十一月冬风萧瑟,残叶覆霜,凄艳的红枫在漫山夕阳的软光里融化了……

    因殷殷身上有剑伤,贻误了医治的时日,虽然尚可以挽救,但医师嘱咐不得大动,是以马车极难行进,走了一二日狄秋来便将这慢吞吞的活儿交给了下属,自己轻骑赶回楚军之中,此时殷殷和蔺霁的马车才到。

    “醒了。殷殷。”蔺霁推了推她的肩。

    一路舟车劳顿,殷殷的伤口还未痊愈,脸色泛着不健康的白,饱满的香花般的唇也干涸了,隐然露出几条嵌入的沟壑,她抿了抿唇,蔺霁将手里的水壶给她,殷殷大饱了一口水,却整个人往蔺霁的怀里缩了起来,“公子,冷。”

    数九寒天的气候,连楚国都是滴水成冰的,确实是冷。

    蔺霁将自己的披风解下来裹在她单薄如柳的身子上,轻轻咬她耳垂,“还能走么?”

    她已经几日没下马车了,蔺霁便知道她身子尚且不大好,殷殷又畏冷,连忙摇头,蔺霁便将她抱了下车,殷殷披着他的衣裳窝在一个温暖的怀抱里,连隐隐作痛的伤口都似乎感觉到不了,只剩下心中盈盈荡漾的甜蜜,她翘了翘红唇,在他看不到的地方,小声地说了三个字。

    用的是她们家乡的方言,轻轻的,三个字。

    他一定没听到,即便是他听到了,也听不懂的。

    蔺霁将很快在她怀里睡熟的殷殷安置在了军帐之中,才转身去见等候已久的楚侯,桓夙营帐里的烛火明灭幽然,此时夕晖如水华溅落,白色的王帐,犹如绝好的丹青画稿,蔺霁提步入内,只见一盏飘摇的火烛,和烛火下俊眸如星端坐着的楚侯。

    “多谢楚侯相救。”

    蔺霁第一句话便是道谢,桓夙淡淡地看着他,这是两人第一次正式会晤,桓夙多看了一眼,经历沧桑、世事陡转的公子霁,他的眼中,还有那一抹慈悲么?

    所幸,尚存一息。

    “公子霁客气了,在尧城,若非公子搭救,曹参将军早已葬身虎口。今日算是还礼,但本侯有一事恳请公子施以援手。”楚侯琥珀般的眸,漾着一缕粲然的光华,令人不敢逼视。

    但此时蔺霁不退反进,动唇:“楚侯要我帮什么?”

    对方救了殷殷,是他的恩人,但蔺霁毕竟是王室出身,见过这十一国莫测风云,诡谲人心,有些人,不是第一眼见到就能深信的,何况他们两人,一个在楚,一个在郑,道不同不相为谋。

    “靖郑国,绥民生。孤要的是,你来做这个王位。”桓夙笃定地凝视,深刻如镌。

    对于蔺霁而言,这是一笔绝不亏本的买卖,因为此刻他手中无兵无卒,胜了是双赢,败了,于他无损,桓夙有七成的把握他会答应,可惜他毕竟不是料事如神的微生兰,话音一落,对方忽而勃然变色,长身道:“我不应!”

    说罢,蔺霁脸色铁青,便拂袖而出。
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  孟包子要来千里寻夫了……

    夙儿感动脸(^o^)/~

    ps:打仗这么费脑子的事,作者君就不用重笔写了哈哈,有甜有宠,大家开心就好了,其他的就不计较了嘛。

    ☆、第77章 晕厥

    蔺霁冲出王帐, 手抓住一根矗落在沙地里的木桩, 试图平定自己紊乱的呼吸。

    他不该冲动之下转身便走, 现在楚王是他的恩人, 可是、可是, 他怎么能够……

    蔺霁坚忍地凝着脸色往来处回去,他不知道他这一走, 背后的楚侯心里会怎么想,会怎么处置如今几乎等同于半个阶下之囚的自己,蔺霁神色不愉地踱回军帐,殷殷已经醒了, 憔悴的梨花坠露的脸蛋,温泽浮艳, 漆黑的眼珠, 静谧地打量着这座帐篷。

    她好像一时还没明白过来自己怎么到了这里。

    蔺霁走过来,将她滑落了一半的棉被捞了起来,“不睡了?”

    殷殷微微欠起身,躲进他的怀里, 蜷缩起来, 宛如一只受伤的惹人怜的幼兽, 蔺霁问她:“方才在楚营里, 你说,我真好,是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殷殷瞬间脸色薄红。

    原来他听懂了,殷殷还以为他不知道。

    她不知道, 郑国的公子霁在这方面多年来可是无出其右,不说郑国方言,秦国、楚国、卫国、中山国,都难不倒他的。

    她方才睡着前,软软地靠在他怀里,带着一点点少女的羞赧和窃喜,甜蜜地娇嗔:“你真好。”她只是没看到,蔺霁瞬间上翘的薄唇,和那朗朗昭然的笑意。

    殷殷无措地绞手指,“你知道的。”

    她又羞又窘,蔺霁不忍心欺负她,便微笑着说到了别处,殷殷问了怎么会到楚国,听到他说方才和楚侯谈过话,便好奇地问:“楚侯要抓你做什么?”

    印象之中的桓夙,算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,她不大相信桓夙会对蔺霁不利。

    蔺霁淡淡道:“他有意平定边患,让蔺华下位,我做郑伯。”

    时至如今,说到蔺华,殷殷只是紧了紧自己柔软的手臂,在他怀里颤抖了一下,昨日种种譬如南柯,可时想起来还是带了一丝苦涩和不甘心的,蔺霁抚着她的长发,“怎么了?”蔺霁的薄唇浅浅地吻了下来。

    殷殷问:“你怎么答复楚侯的?”

    蔺霁眼色一暗,嗓音哑了下来,“他让我当郑伯,是想借我的手控制郑国,让我的故国,成为楚国的附庸,成为一个边邑,到那时,国将不国了,我怎么能答应?”

    殷殷抬起头,男人的眼角有微微的水光,却隐忍地噙着,殷殷胸口疼了起来,已经分不清是内伤还是外伤了,殷殷曾经是蔺华身边的易容高手,少女年华里耳濡目染了一些,靠着他的胸口,低低地说道:“如果不答应,如果郑国强攻,如果郑国在举国之力出动的境况之下败了……”

    话音未落,她察觉到倚着的一方胸膛,一个深深的起伏。

    殷殷美眸含水,盈盈地看着他,“公子,世事,从来都不由人选择的。”

    他低下头,目光冰凉,“你说得对。”

    他没有选择。

    在蔺华如同蚍蜉撼树的愚蠢之举下,郑国的完卵,要如何存留?

    蔺霁没有说话。

    此刻,雪花扑入帘下,刹那空寂。

    远方的山河,将永不瞑目。

    “大王。”桓夙揉了揉发涨的眉心,方才蔺霁转身就走,一句解释都没有,他本想遣人去问询,但这种事终究是不如亲力亲为显得有诚意,这场交易不能达成,一定是中间缺了某种信任。

    桓夙仔细想了想,才发觉自己犯了兵家大忌,竟如此草率地要与此时手无寸铁的蔺霁定盟。

    对方怎么可能会应许?郑国对他而言,是脚下滋养民生的神圣的国土,而桓夙如今所为之事,在他看来,是对郑国的侵犯。

    他是郑国的公子,傲骨堂堂,怎么会应许?

    桓夙有些懊恼,将眉心揉散了又拧结,直至枳走入王帐,他在外头站了许久了,唇色紫红,桓夙多看了一眼,便吩咐下人替他取一件厚实的冬衣,枳披着厚重的铠甲,通红的手握着戟,进帐时已经交给了守卫的甲卫,听了很久,枳有些奇怪,但不敢问。

    原本他只是冻得厉害,枳在秦国待了很久,但似乎都捱不过今年冬天的冷,没想到母亲口中春暖明媚、丝软霞轻的楚国,在冬日里照例是这样的光景,枳道:“大王,这雪,还要下多久?”

    桓夙皱眉,“孤不知。”

    这种事在楚国有太卜做,但他眼下不能随军,军中通晓天文的不多,桓夙没留意这个。

    “嗯,孟宓姊姊在秦国的时候,总是南望……”枳见桓夙沉着一张冷凝的俊脸,没有搭理他的意思,枳尴尬地笑笑,也许姐夫会对姊姊的事情有兴致呢,果然,桓夙的手顿了少顷,枳笑眯眯地说道:“她心里惦记在楚国的人,却口是心非地不说,但是傻子都看得出来……”

    “是的。”桓夙虽然没听到孟宓说孩子想念父王这种滑稽的推脱,可是他知道。

    “那,她想过我么?”

    枳单纯地眨眼。

    但这眼神过于纯粹和单纯,桓夙皱眉,竹简敲在案几上,“不会比孤多了。”

    小气的姐夫。枳吐吐舌头。

    前些日子,桓夙命人在南明城外做了些动静,此时南明东西的月城与繁城,都在屯兵屯粮,枕戈待旦,虚虚实实,想必已经让郑国的军队焦头烂额了,至少桓夙是如此以为,但是桓夙翻阅今日上呈来的奏报,却禁不住眉心暗结。

    不是蔺华。

    率军南下的竟然不是蔺华。

    原来是齐国的公子民稷,那个在三王宴上以一个形容肖似母后的人羞辱他的齐国公子,原来他以为此人有几分雄心,没想到竟然乖乖跳了蔺华的圈套,做他阵前的一柄刀……

    好一个声东击西借刀杀人。

    “大王,暗卫来报,未曾见郑伯踪迹。”狄秋来手底下的精兵良将都是楚国的精锐之师,但他竟然也得不到丝毫的消息。这便说明,那位行踪飘忽的郑伯,此时绝不在新郑,他曾是秦国谋士,有游说之能。

    桓夙曾经驻兵旬阳,秦王对他有猜疑之心,这是很显而易见的事,秦王是否会被蔺华说动,暂且尚未可知,但是,秦王生性多疑,又有独霸之心,难保不会撕毁盟约,在暗中捅他一刀。

    三王宴上的约契,他从未当真过。

    桓夙手书了一卷文书,将其递给狄秋来,目光沉重,“这一封国书,务必送往晋侯手中。”

    “诺。”狄秋来形容肃然地接过了手里的书信,桓夙抬眸,“孤再拟一份,用机关雀传书。”

    “诺。”

    狄秋来接了双份的传书,不甚明白大王为何要拟两份截然不同的书信,直至曹参一语惊醒梦中人,“我在蔺华手底下待过一段时日,他手底下的能人异士,已经造出了传信的机关雀,并且针对微生大人的机关雀做了反侦,一旦有机关雀飞出,很难越过郑国的防线网。这一只落入蔺华手里,只是为了打消那位郑伯的疑心。”

    狄秋来微讶,“张偃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