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t9b5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楚宫腰 > 第50节
    “庆元二年,尧城兵变,公子华杀兄夺政,莫之能御,郑伯大怒……”

    旦夕之间的事,也在旦夕之间便化作了楚侯案头的一卷文书,孟宓念书的时候是专注的,所以没留意到楚侯微讽的哂笑,她放下手中的绢帛,诧异地问:“夙儿,是不是麻烦了?”

    桓夙的手指摁在红木案上,他眼上的锦带尚未摘下,目不视物,手指不留神沾了一点朱砂,孟宓便从怀里抽出一条用自己的胸口捂热的白绸子替他擦手,丝丝缕缕的温柔缠绕而来,仿佛陷入了一张不能逃脱的蛛网里,桓夙的脸色有些不自然,微微侧了脸。

    “孤以为,蔺华刚愎自用,不成大器,只是没想到,郑国王室之中,有比他还愚昧自大之人。”若是公子霁能沉得住气,绝不至于如今身死人手,落得个尸骨无人收殓的下场。

    孟宓却有些不以为然,“那是上阳君杀了公子霁心爱的美人。”她近来胆子愈发大了起来,仗着身怀六甲,胆大妄为地往楚侯怀里一钻,大逆不道地笑他,“大王自己还不是一样呢。”

    还敢单枪匹马地闯到尧城救她,虽然孟宓没有随他走,但那晚感动得都哭了。

    楚侯耳梢一红,面露愠色,“孤早已选好退路,与他不一样。”

    听着楚侯振振有词地为他的情深做掩饰,孟宓感动得无以复加,不敢造次地扑上去亲吻他,只敢紧紧抱住了他的脖子,不留缝隙地贴住他,“谢谢你。”

    “笨。”

    又是这个字,每次总是让她听起来觉得无限宠溺,孟宓甜蜜地微笑起来,抱着他轻声道:“夙儿,你的眼睛要快点好起来,要快点看见我。”

    “会的。”桓夙迟疑地伸出双臂箍住了他的娇妻。

    “我在花玉楼学过跳舞的,你好像不知道。”孟宓见桓夙偏过了头,好像讶然地俯下脸来询问她,孟宓的笑容便多了几分得意,“我跳给你看,还有,等你味觉也好了,我做菜给你吃,上次那个,不能算,你都尝不出味道。”

    孟宓想到自己忙活了一早上,却给一个从来不知道五味为何物的人吃了,便觉得遗憾,嘟了嘟唇,“不是所有人都能吃到的,阿娘说,女儿家做的饭,只能给家人做。”若是他一直好不了,那她的厨艺便白学了。

    “孤是你的家人。”他的手指扣住了她纤细的皓腕,忽然出声打断。

    孟宓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,“嗯。”

    楚侯很少说这些腻腻歪歪又暖人的情话,他正经的时候,威严得紧,那大约是二十年刻入骨子里的威仪,轻易改不了了的,但孟宓却觉得这样挺好,他只对她一个人特别,这样很好。

    “夙儿,还有一件事。”

    “你说。”

    “陵园里,还摆着我的牌位,可是,我还是个大活人啊——”

    “孤都忘了。”之于桓夙,撤走一个子虚乌有的灵牌是小事,软玉娇莺在怀,他已经不在意那个了,“你自己处置便好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孟宓用力地在他怀里蹭了蹭。

    曦光暧昧迟疑地升上高耸的宫殿上,打断了楚侯和王后的亲热,孟宓离开后,桓夙缓慢地低下头,手指抚过一片凸起的竹简,脸色莫测。

    孟宓近来心情一直算是愉悦,直至那刻着王后之名的牌位呈到她眼前,那用指尖蘸了鲜血笔锋如刀的镌刻,好像瞬间挖空了她的胸口。孟宓发愣地盯着眼前的牌位,仿佛看到,那个孤独地跪在陵园的少年,固执地咬破了满手指头,永失至爱,用血肉模糊的手绝望地刻着她的名字……
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  关于公子霁……嗯,这是一个比较悲剧的人物,但是,最后还是会得偿所愿的。

    ps:冷冷的狗粮拿去温暖你们哦2333

    作者君要去考试了哈哈,希望评论很快破三百,么么哒你们~

    ☆、第67章 重刑

    孟宓将手抚了上去, 寸寸划过他刻字的地方, 冉音跪在牌位面前, 轻声哽咽:“王后娘娘, 大王那时曾说, 他一生,只有一个王后, 没有王后娘娘,他就不再有子嗣了,所以,才让人接公子戚入宫, 封他为楚国的储君。”

    如今孟宓怀有身孕,若是产下了男婴, 必定对公子戚的地位有所撼动, 何况孟宓和孩子自个儿也尴尬,冉音既是感慨那时失魂落魄的大王,心怀不忍,又是借机告诉王后, 公子戚何以成为楚国太子。

    其实孟宓并没有那么大的野心, 公子戚的能力, 朝野都是服气的, 她自然不能多说什么,她只要他们一家三口健康长寿,这便是最重要的了,孟宓从未想过, 自己肚里的这个孩子,将来要承受桓夙所承受的苦痛和覆压,他的曲折和磨难,这些太苦了,作为一个母亲,她舍不得。

    孟宓点点头,“这个终究是不吉利,冉音,你替我将它搬到宫外头去罢。”

    “诺。”

    孟宓长舒了一口清气,往回走去。

    澹澹兮生烟的湖水微澜墨绿,那湖上修建了一座八角亭,孟宓走时还没有,可见是近两年新添的,水榭朦胧,孟宓找到她的大王,好像在水雾之中伫立,雅致的横木拘在腰间,一袭藏玄色流云纹滚边的墨裳,金冠束发,眼睛上蒙着一条黑色的锦带,也是远远一观,孟宓才觉得他好像比以前清瘦了不少。

    湖风暗携微润的湿意,吹久了也不觉得干涩,桓夙的唇溢出一丝怅然的叹息,却听到身后有人巧笑莺语:“大王为谁久临风露,不失不忘呢。”

    孟宓踩着石阶上来,一旁侍候的小泉子和小包子立时会意,往远处走了几步,彻底断了那边的声息,孟宓才胆大地从身后抱住了楚侯,笑眯眼睛:“夙儿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知道孤在这里?”

    “大王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。”孟宓将手指上移,轻轻扣他的胸口。

    桓夙抿唇不答。

    孟宓失落地拂下眼睑,“我想大王了,大王好像,不想我。”

    她真的想他,看到那块血书的石碑,便想他想得心疼。

    她有什么好呢,不够绝色,不够聪明,还常惹他生气,他一次次为她收拾烂摊子,这些孟宓都听宫里头的婢女说了,这些年来,即便是她以为的最安逸的在南阁楼的日子,也是他暗中打点,为她焚香,为她引弦,免她孤苦,免她,长夜寂寥。

    太后抓走她的夜晚,他在霞倚宫外跪了大半夜……

    可是那时候他明明是生气的,气她与蔺华“幽会”,气她不识抬举,气她发现了太后和卫夷的好事,明明他那么尊敬太后,却为了自己一次次顶撞她。

    孟宓掰着指头算,那时,他们相识不过短短十几日罢,他为什么对她这么好?

    桓夙握住了她柔软的手指,微热的触感让孟宓小小地颤动了一下,像不胜风露的水莲花,只听到一片湖水荡漾的声音,残荷覆折,风过生浪,他安静地掀开了薄唇,“想。”

    孟宓的视线天旋地转,也不知道怎么到了楚侯的怀里,羞窘得脸色绯红,再也没有了调笑他的心思,自个儿赧然地不知道往哪里去了,被他揉入怀中不留余缝地贴了上来,孟宓此时才想起来他的那个“想”,心里到底绽出了桃色的花朵。

    不让她看?夙儿他,是害羞了吧。

    桓夙抱了她很久,湖风吹得两人的衣摆缠绵地卷在了一起,孟宓低头看了看,他的衣裳还是沉闷的玄色,她已经裁了很多布样了,明黄的,月白的,水蓝的,竹青的,一样一点,她总是贪心,希望他每样都尝试,希望看到每一样的他。

    风流倜傥,邪魅狷傲,疏阔不羁,温雅如玉……

    每一样的夙儿,都想看。

    楚侯揽着她的王后在水榭之中温存了许久,小包子只记得,两人从水榭下来之时,王后娇喘盈盈,两颊如蜜,眼波躲闪不敢见人,他们家大王一脸如常的冷峻,便不敢细思深想,缩了缩脖颈,卷袖跟在后头老远。

    分明他们也是看着的,大王他没做什么啊。

    这便只有娇滴滴的王后娘娘知晓了,她道貌岸然的夫君怎么趁着自己眼睛不好乱摸的,天知地知,他们两人知!

    “夙儿,郑国尧城易主,接下来会是什么呢?”孟宓看到每日上来的奏报,隐隐忧心,心知明日便是拆锦带的日子了,她比任何人都紧张,也许明日夙儿便能重见天日,也许……

    她这个时候不应拿这么大的事来堵他的心。

    便懊恼地咬了咬舌头,桓夙的手指挑出一卷竹简,慢慢展开了,“孟宓。”

    “啊?”孟宓极少听到他这么连名带姓地唤她了,瞬间绷紧了腿,他将抽出的杏黄色细绳放到一旁,从容不迫地垂目,“你心虚什么?”

    “心虚?”

    “若是蔺华坐上郑国国君之位,你待如何?”桓夙不紧不慢地逼迫,像极了笑里藏刀的审问,可是他明明那么端凝地坐在那儿,和往常没有什么不同。

    孟宓发现,作为一国之君的桓夙,是她感到陌生的,她猜不透桓夙的心思,只能如实说:“上阳君是个聪明人,若是为政从德,未必不是一代明君,只是,只是……”桓夙也没问“只是什么”,他只是微微偏过了头,那种赤.裸裸的墨光,仿佛他看得见,漆黑的眼眸深不可测,比这锦带还要黑,孟宓咬牙道:“他有些不折手段,而且,爱行蛮横之事,就凭这一点,我不大信赖他可以成为郑国之主。”

    她说完一连串的话,桓夙却只淡淡道:“你,紧张什么?”

    “啊?”孟宓不解地扬起眼睑。

    桓夙没有说活,漱玉殿缓慢走来一个护佑王侧的迟到禁卫,捧了一卷文书而来,“大王,公子戚说,这卷文书还请大王亲自过目为好。”

    “知道了。”桓夙清冷地答应了,孟宓取下文书,正要念。

    桓夙按住她纤瘦的手,“孤猜,是平下、风陵渡失陷了是不是?”

    孟宓将信将疑,待到桓夙将手拿开,她仔细一瞅,果然奏报的是此事,上阳君手下死士如云,拿下尧城,更是如虎添翼,如今他利用米粮安抚尧城民心,又收编了尧城军队九万人,各方部署得当,要打下平下不费吹灰之力。

    而从尧城拿下平下,必要经过风陵渡,顺道攻城夺寨,便可形成三面之势,新郑已经在望。

    大约,郑伯早已气歪了胡须,叫骂着“逆子”要杀了蔺华。

    孟宓尚且不知道郑伯与蔺华的这段父子原委,桓夙却是清楚的,当年郑伯送上阳君之楚,便是存了二心,他不过是给个梯子与老郑伯下,毕竟郑伯的年岁比他父王要高,论辈分他尚需唤一声“伯父”,师出无名,他便没予过多计较。

    孟宓阖上了竹简,称赞他:“大王好厉害。”

    桓夙抓过了竹简文书,在案上砸出不轻不重的声响,禁卫便告了退,桓夙侧过脸问孟宓:“会写字么?”

    “嗯,大约……”

    “替孤磨墨。”孟宓不是个谦虚的人,她犹犹豫豫的定是不怎么会,桓夙也不磨蹭了。

    孟宓“嗯”了一声,乖巧地替他研墨,浓稠的墨汁在砚台之中碾碎了融合,案边点了香炉,幽幽的墨香沾了几缕桃花的芬芳和青松的冷香,嗅起来凝神静气,孟宓便安宁地舒缓了一颗惴惴的心,打量着她气魄夺人的夫君,这个时候的他,冷静、理智、沉默……

    比以往都要令人不敢逼近。

    后来,孟宓也不知怎么便睡着了。

    醒来时,她稍稍一动,指头便被桓夙握住了,孟宓困惑不解地拿另一只手揉眼睛,他嗓音低哑,歉疚地俯下唇吻她的额头,“对不起。”

    好端端的为何道歉?

    孟宓挣扎着要起来看他,桓夙却不让,一时一刻也不能松开,以这一样天荒地老的姿态与他抵足而卧,他绑着锦带,只能缓慢地移下嘴唇,继续亲吻她的唇,“对不起,我,不知道,那焚香对孩儿不利……”

    他话没说完,孟宓便惶急地去摸自己的肚子,桓夙将她的手抓住,顷刻间孟宓的眼睛便推出了一拨又一拨晶莹的水光,桓夙低咳了一声,“还在。”

    “哦。”孟宓后知后觉地眨着泪眼,疲惫地躺下来了。

    她说怎么嗅着香便觉得精神不对。

    桓夙抱着她,怜惜而歉然地沿着她秀丽的眉骨亲吻着,脸颊被他的唇缓慢地一点点缱绻地濡湿了,孟宓脸色激红,明知道他看不见,却觉得他始终洞若观火似的,桓夙附在她耳边,轻声道:“幸得发现及时,宓儿,有人要害我们的孩儿。”

    “是谁?”孟宓虽然偶然软糯,但遇到危险,尤其作为一个母亲,已经本能地警觉戒备起来。

    桓夙握紧了他的手,“放心,不论是谁,这一次,孤,绝不姑息。”

    后来经查证,焚的松香掺了北地独有的暮色桃花,这种桃花暮开夜落,凋零得极快,因为罕见且生长在北方,楚国人大半都不晓得,只有宿在宫中的微生兰,挑出了这香料的不凡,因为曾游历十一国,见多识广的微生大人说出了实情。

    “这种桃花,开在阴阳交接之时,草性阴毒,极难在盛开时采摘并保存,可见下毒之人是花了大手笔的。这花看起来与普通桃花并无异状,但本性阴寒,若是孕妇长期熏这等香,不出十日,便会滑胎。”

    微生兰已经替孟宓诊了脉,幸得发现及时,还未有所亏损,在桓夙的坚持下,还是开了几副保胎怡神的药方子。

    桓夙听罢,拂了拂袖中手,面目冷峻地起身,“师父,郑国,可有这种邪花?”

    徒儿机敏,早已猜到何人所为了,微生兰也不做隐瞒,“有。”

    “孤明白了。”

    他起身要往外走,去审问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贱奴,微生兰唤住他,“王上。”

    桓夙顿足,“师父,孤记得一件事。”

    微生兰敛眸,桓夙虽未点破,但他们早已心照不宣了。

    在他入职教导公子夙的第二年,年仅九岁的少年,面目俊俏,犹若冰雪堆砌梅骨清寒,小小年纪,骨子里便隐隐有酷戾之气。

    那时,有一个犯了错的小婢女,因为胆大要爬上树梢摘他母妃种的樱桃,被他沿着踝骨抓下来,婢女摔伤了腿,他却没有饶她,硬是抓着藤条狠狠地鞭笞了她二十下,打得婢女皮开肉绽,告饶再也不敢了,连发毒誓,少年眼红地继续抽打,若不是微生兰及早赶到,那婢女早就魂归黄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