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t9b5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楚宫腰 > 第36节
    “你是楚国最好的机关师。”蔺华不置褒贬,但提醒了他一句身份。

    张偃自诩为第一机关师,能摆出机关阵法,却唯独造不出区区一只机关雀。事实上,第一机关师是他自封的,在他之前,微生兰早已名成天下。

    原本张偃只是不服,他们的祖师同出一派,可后来分支众多,才渐渐道不同不相为谋。他对自己的机关术深信不疑,自认不输那位六国名相,但如今才知,微生兰短短一月便造出传信的机关雀,他整整耗费了四个月的心血,却始终为山九仞,功亏一篑。

    “在下一定为公子造出机关雀。”

    蔺华的手指拨过一枝盈盈桑叶,目光落在远处,“本公子欲求微生兰,遣天下之士访贤,始终一无所获。”

    此人的名头是张偃的梦魇,如今公子对此人求而不得,大有重用之意,便忍不住心中不平,提醒道:“公子,那微生兰扬名以前,是楚国太傅,桓夙的师父。”而郑国的上阳君,是桓夙之敌,张偃想提醒蔺华不必打微生兰的主意。

    “天下熙熙,以利而合者,必以利而离。”蔺华温润清隽的笑意,迷离得宛如川上烟波,“昔年楚国国力强盛,微生兰为求有所作为,往楚国任太傅,无可厚非。但桓夙在位几年,大权旁落,微生兰预知楚国将来必倒,是以出楚国而入秦晋。”

    “微生兰定是一早预知了天下大事,故此离开。”上阳君一直是这般以为。

    张偃如鲠在喉,说不出一句话。听闻公子不惜一切代价要得到微生兰,思及他的名声功绩,不由脸色惶惶,如芒刺在背。

    天底下找微生兰的国君公子,远不止蔺华一人。

    但几年前,微生兰便已消失在诸人目中,据说他功成名就,有了归隐山林之心,也据说他弃官从商,如今风生水起,只是利用易容术改头换面,总之,微生兰的大名,已绝少再于民间传出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枳在墙角刨着何首乌的根,他无意中听到他姐夫的随从聊起大王的病,想到秦国境内的何首乌不少,无意中发现东墙脚下一块臃肿的根,凹凸嶙峋,正是他要的药材。

    枳面色一喜,便用短棒去掘土。

    铲了几块土,墙外忽然飘来熟悉的美人松香,香味清幽熟悉,煞是好闻,枳第一反应便是扔了短棒就跑,手才刚摁在膝盖上,想到自己眼下在姐夫的驿馆里住着,安全得很,也许他想错了,何必庸人自扰。

    枳复蹲下来继续挖土,他的声音不算太大,掩盖不过墙外悠然而起的竹笛声,单是听见这缠绵悱恻的叶音,也能想到,吹笛的人,她盈盈滴翠的笛,纤纤凝脂的指……这声音他是认得的。

    乐音流动,戚戚哀哀的,枳放下短木棍,只觉全身的血液都被唤醒了。
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  一更君来了。

    关于宓儿对上阳君的美色不怎么感冒唯独见到夙儿脸红心跳……

    情人眼底出西施,你们懂的。

    再说,蔺华是阴柔美,至于夙儿,却是行走的荷尔蒙啊。

    ps:喜欢甜甜的糖的小天使们,你们猜我会发糖到啥时候?

    ☆、第48章 人质

    窗下落了一夜的雪白的花, 宛如雪地, 唯独幽香缕缕, 隐在其中, 引人踏芳寻梅了, 孟宓还是百无聊赖,桓夙却手不释卷, 她本分地坐在床边,手指却不留神抠到了床木上深凹的刻痕,那是她的名字。

    “无聊了?”

    桓夙早留意到她不安分的手,孟宓被戳破了心事, 小心地笑了一下,“要不我去找枳——”

    他忽然放下了竹简, 从一侧的书架上取了两卷以明黄丝帛包裹的书册, 递给孟宓。

    “大王还随身带着《女训》?”孟宓吃惊地看着他。

    桓夙不知该笑还是该怒,拿竹简瞧了下她的头,“自己拿着瞧。”

    孟宓垂下视线,从抽出软黄的捆绳, 用朱砂点着的几个大字闯入眼帘, 《楚史》, 竟然是《楚史》, 在楚国境内,这篇国志被放在内阁之中,除了大王和几位公子,几乎不敢有人翻阅。

    上阳君给她的异国图志, 虽然也有涉及楚国,但毕竟是不如楚人自己编纂的要透彻清晰。

    孟宓如获至宝,捧着书卷不撒手,脸颊绯红地看着他,“多谢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桓夙没说什么。

    或许他该说,她是楚国的王后,这些东西,对她而言就是家藏,她可以随时翻阅。可他不愿看到,她再一次脱下他赠的华服,以一种将要两清的姿态告诉他,她没打算和他在一起,也没打算做他的王后。

    逼得太紧了,她会不喜欢。

    他起身,重新坐回了自己案牍前。

    春风清冽,携着一缕甘甜的芬芳,晌午方去,斜光暧昧地自雕花斑驳的窗扉间突围而至,清幽的竹箪上绿影如褥,孟宓看书的时候,是极致的专注,好像什么事都不能打扰她。

    就连桓夙已经偷看了她一炷香的功夫了,她也纹丝未觉。

    孟宓放下一卷书时,好容易收回目光,桓夙却伏在案桌上睡熟了,他事必躬亲,将重担都压在自己一人身上,夜里也睡不长,天色晴朗时,难免便起了倦意,不留神地便睡着了。

    “大王?”她轻手轻脚地替他拉上了玄色斗篷。

    她凝视着这方英俊的脸,他的睡颜沉静,没有冷厉和算计,晴光伏在他的鼻翼一侧,晾出微微的暖意。

    算算年岁,他才十九,可因为身在上位,是楚国的国君,他的裳服常年便是这般的漆黑沉重,连袖口的花纹,腰带的长短,都是被人精心设计好了的,他的饮食起居,也有那么多双眼睛盯着,半点自由都没有。

    这样的桓夙,让她恨不起来。

    孟宓叹了口气,放下斗篷的衣角,缓步走了出去,只见庭院打落的白花儿都被侍女清扫走了。

    此时秦楚合约既成,桓夙不久便要动身回楚,她看到曹参在院外点将轮班,还有在敞开了门的卧房中整理行头的侍女。唯独不见了枳。

    孟宓以为他又在后院练箭,但从前堂穿过后院,竟没找到人。

    孟宓捏了一把汗,最后在墙角发现了一块被挖了一半的何首乌,以及扔在何首乌旁的一根短木。

    “小包子。”春日迟迟,让人生困,小包子靠在台阶上打瞌睡,被孟宓一声唤醒了,一脸懵地伸长了脖子,只见孟宓绕过芳林急匆匆地走来,“枳去哪儿了?”

    小包子满头雾水,“啊,枳不见了?”

    看来他也不知。孟宓遣了几名侍女将驿馆翻遍了,也没见到人,唯独留下的那块何首乌,无人承诺是自己扒的祸根,孟宓便猜到是枳下的手。

    但他不是半途而废的人,应该不会突然放下活儿不干人不见了。

    “小包子,宴散之后,秦王和上阳君颁了什么令么?”孟宓病急乱投医,她好容易认的弟弟,不能再让他有丝毫闪失了。

    可是,即使是待在一个屋檐下,她也照顾不到他。

    孟宓气馁,怪自己保护不了枳,也担忧他出了事,小包子却没想到枳不见了,将近日秦王宫的消息整顿了一番,便如实报给孟宓:“宴散之后,秦王对大王的态度大有改观,认定我家大王有亲秦之心,便将进来得罪大王的人都发落了一顿。”

    “传闻是上阳君的建议。”前头的孟宓没怎么留意,听到“上阳君”三个字,便悚然大惊,小包子吓了吓,又道,“上阳君也不知道安的什么心思,他对我们大王分明是恨之入骨的,却自请发落得罪大王的人。”

    孟宓微微怔了一下,信口便问:“处置了哪些人?”

    小包子却不记得了,“王后娘娘,您等着,我去找找。”

    原本孟宓便是随口一问,待小包子取了名册来,她又绕到后院去找人了,小包子便紧紧跟着孟宓指给她看,“刺杀大王的韩勃,在席间对大王出言不敬的张邯,以及韩勃的几个同僚……”

    孟宓瞟了一眼,目光扫过一个熟悉的名字,狠狠地一动。

    “王后?”

    孟宓对小包子的话充耳不闻,忽然撂下名册往庭院外走去。曹参的人刚换了一拨,他本人守在驿馆外,见到孟宓要出门,上前拦住了她的去路,“王后娘娘,境况特殊,大王吩咐了,不可让您出庭院。”

    孟宓咬唇,“你们大王是不是一定要软禁我?”

    要回答不好,便成了挑拨大王和王后的罪过,曹参抱着剑与身后的人齐刷刷地跪了下来,“末将不敢。”

    曹参是个认死扣的人,眼下他们在秦国,万事都要以谨慎为上,孟宓知道说不动他,折而复返。

    上阳君蔺华撺掇秦王要斩杀秦国的禁军统兵马平伯,无非是为了引诱枳。隔了一道东墙,也许枳听到了外边的什么动静,才放下了何首乌跟着人出去了。但曹参等人都没有察觉,也许走得匆忙,来不及告诉她一声。

    一定是有人将消息传给了枳。

    虽说马平伯不认枳,将上门认亲的母子二人赶了出去,但毕竟他是枳的生身之父,对世人而言,生养之恩大于天。父亲将被枭首,枳无论如何也无法安心在驿馆待下去。

    是了,一定是如此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夙儿,夙儿……”

    桓夙走在一团浓雾里,没有光,没有天,也没有地,只有阴沉沉的细雨,不断地打在他的手背,脚边,有人在浓雾外喊他的名字。

    跟着,模糊的视线里掠过一张张人脸,已经陌生的父王,满面愁容的母妃,狡黠机灵的七兄,妩媚而柔和的母后,俊逸而和蔼的师父……

    还有孟宓,滴着清露的脸庞,愁愁惨惨地看着他,“夙儿,对不起。”

    “说什么对不起?”他拼命地冲上去,要抓住这道人影。

    他想将她囚禁在怀里。

    父王母妃,他们早就一个个离开了,没有一个人愿意留下来与他面对一座繁华而空荡的宫殿,一片锦绣而颓圮的江山。

    孟宓,孤只有你,只有。

    他跑近了,要抓着她的衣袂了,浓雾却再次吞没了他的衣袖,桓夙扑了一个空,无法言说的空洞将胸口撕扯开,呼啸的长风刮过耳畔,他大喊:“孟宓!”

    “夙儿,我不要一辈子被囚在漱玉殿,一辈子关在王宫里……”

    雾色里传出她的声音,脸庞的轮廓缓慢地浮现,她以泪洗面,凄楚地转过了身。

    “孟宓!”他忽然从梦境中惊醒,还是自己的几案,他的手里仍握着一支狼毫,髹漆如梅花深艳,他扔了笔要起身,又诧异地搭住了自己的肩,什么时候多了一件披风,他自己毫无印象。

    空荡荡的卧房里,什么都没有,风吹过碧纱橱,香帘漫卷,他恍然生出一个不好的预感。

    “小包子。”

    小包子战战兢兢地爬进来,跟在楚侯身边多年,习惯了他的冷脸,但这样阴沉的声音,便代表着,大王是真的动怒了。

    “王后何在?”

    果然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问王后,但是,小包子长长地吐气,“大王,事情不妙了。”

    桓夙只想问孟宓的下落,没想到小包子一个宦官,来跟他说什么不妙,他不耐地皱眉,小包子扑通一声跪了下来,“不日前,在席间秦王点了几人要斩,大王必定还记得。”

    他的确记得,桓夙不动声色地颔首。

    小包子不敢犹豫,“其中一人,便是枳的父亲。”

    “枳,是秦人?”

    今日小包子才从孟宓那儿得知,他是桓夙的心腹,自是不敢隐瞒:“枳的母亲,确实是郢都人,十多年前秦遣来使之楚,离去时带走了上百位楚人女子。枳的母亲便是那时流落到楚国的,但枳的父亲,马平伯却嫌弃枳的母亲出身不高,又是楚国人,只是赏玩了一阵,便厌腻了,不肯认他们母子。枳的母亲带着儿子上门认亲,却被打出来了。”

    见大王不答话,小包子油然而生不大好的感觉,果不其然,“王后何在?”他又问了一次。

    “枳失踪了,王后让奴婢和曹将军带着人将驿馆里里外外都寻遍了,也没见到人,王后娘娘便使曹将军带队人马去驿馆外找……”

    桓夙猛地长身而去,“蠢物!”

    被一脚踹翻,骨碌碌滚了一圈的小包子,望着大王挥袖离去的背影,摸臀想,我家英勇无敌的大王又回来了啊,这一脚的痛感,简直重振雄风……

    桓夙绕过栽满樱桃树的院落,果然,孟宓不见了。

    问了守门的几名部将,却无一人知道,曹参自诩久经沙场,竟连孟宓的调虎离山都看不破,驿馆这么多人,竟拦不住手无缚鸡之力的孟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