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t9b5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楚宫腰 > 第23节
    狄秋来谢恩之后,沿路折返,这条路他走了千百回,不料到了牡丹园外的云深小径,竟撞见一个殷勤的侍女,彩袖挥洒地翩翩走来,薄汗香衣,谦恭地手作指引状:“将军,今日云深小径外的篱门失修,不知从来钻进来一只野狗,在宫里乱窜,眼下还未曾抓到,将军公务在身不得耽搁,奴婢请将军过碑林绕北门出去罢。”

    竟有这回事,但狄秋来却老实巴交地信了,“哦,有劳提醒。”

    过云深小径,只怕某位公主不会让他顺利出宫,走碑林,却既是权宜之计,也是救命符。

    狄秋来折身沿碑林蜿蜒的曲径往北门而去。

    楚宫有里外三层,他昔日是楚宫的门尹,若无王召,只能在最外围巡逻,碑林却在中层,算是违了规矩,狄秋来走得并无底气,步步都留心着异样。

    碑林的路抖折如蛇,崎岖不平,假山外有涓涓的水声,一时隐没了跫音,几乎就在这时,身侧假山沿映的小路突然冲出来一个女人,笔直地撞入了狄秋来的怀里,他微愣地看着怀里的女人,她柔软的身体颤抖得厉害,手却十分熟练地抱住了他的腰。

    狄将军莫名其妙,待瞧见怀里女子的侧脸,忽地吃了一惊,“骆、骆小姐?”

    “将军!”骆摇光抚泪娇喘,“好大一条野狗,跑到碑林来,吓坏奴家了。”

    野狗……

    怎么听怎么像句譬喻。

    狄秋来清咳了一声,“骆小姐,末将并未瞧见、野狗,你该放手、放手了。”

    扑上来的美人也不知道揩一两把油水,这里又没有外人,榆木疙瘩!

    左右她都打点清楚了,不会有人。骆摇光下定决心,今日回去之后要还是处子之身……她连绳子和凳子都准备妥当了。

    为了防止他有机可乘夺路而逃,骆摇光撒开手,又用力地抱住了他的脖子,逼得他莫名其妙地低头之后,捧着他的脸用力地嘬了上去。

    “唔——”狄将军睁大了眼睛,只见这个女人吻得动情,火热柔软的唇紧紧地堵住了自己要说话的嘴,男人身上热烈浑厚的体息一把把灌入鼻腔,骆摇光已经忍不住热情如火了!

    但事实证明,狄将军毕竟是个历经过沙场的男人,终究还是推开了这个饥渴的女人。

    美人扶着石壁喘息,美丽如雾的眸子溢出了水光,羞愤又孤傲地看着他。

    不可否认他方才也……情动了一下,可是,狄秋来摆正了姿势,“骆小姐,你是大王的女人,怎么能——”

    “有句话你要听么?”骆摇光的背抵着冰凉的石壁,慢慢冷静下自己,粗粝尖锐的石块突出来,扎得她的脊背沁出了缕缕的绯红。

    她的脸色越来越白。

    狄秋来有些不忍,动容道:“骆小姐请说。”

    骆摇光一瞬不瞬地盯着他,一字一字道:“山有木兮木有枝,”他的脸色一寸寸愕然下去,楚人的歌谣他太熟悉了,却不期然从骆摇光口中听到了人生第一次被人坦荡温柔、热烈真挚地求爱,“心悦君兮君不知。”

    狄秋来的脸刷得红透了。

    “我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这是什么回答?骆摇光纳罕,想探究这句话,狄秋来突然吼,“心悦君兮……‘君’已经知道了!”

    骆摇光:“……”

    既然知道了,那就不等了吧,骆摇光上手去解自己的衣裳。翡翠绿的荡着盈盈水光的绿绡纱飘落在地,她羞涩地不着片缕的时候,对方似乎没有了动静,别是走了吧,骆摇光懊恼地抬头找人。结果——

    他居然脱得比她快,一直在那里等着!
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  各路cp都出来发糖了,今天520嘛~

    ps:本文不仅仅局限于楚国,后面还有各国的风土人情哦~期待我们的男女主踏上游历六国的征程!

    ☆、第32章 高帽

    狄将军是从男人堆里用双拳拼出来的军衔, 十一的专横霸道不能叫他动心, 今日才是他第一次领略到什么是女子的似水温柔。

    四肢缠绕如蛇, 一地泄翠的绿裳里, 女子笑盈盈地伸掌挡开他, “狄将军,这会儿不担心, 我是大王的女人了?”

    狄秋来已经想不起来这事了。

    俯身轻尝着身下女子的芬芳,饮鸩止渴,甘之如饴。就算她别有目的,他也把空门都留给她。

    过了很久, 骆摇光忍着痛,细皱着眉, 听到男人咬牙道:“你还是处子。”

    “那又如何?”他们楚人不是不在意这些吗?骆摇光甚至懒得解释。

    狄秋来忍了又忍, 最终伸手捞起她一把比楚女还要纤细腰肢,坚毅地闯入她的视线之中,“我带你去宛城。”

    骆摇光嗤笑:“将军带我走,是要日夜与我做这种事, 还是别有目的?”

    这种时候的话, 说来都好听, 骆摇光也不是那么纯真剔透的人儿, 她从越国一路走来郢都,见过的男人也不计其数了,本就敏感的心已经细细地蒙了尘。

    他炙热的唇凑上来,亲吻她柔软的肌肤, “如果可以,我想。”

    想什么?

    骆摇光诧异了一番,回想自己方才说的那句话,一时又羞又恼,使劲挣开他,“你这人——”

    “你不愿意?”不知怎么,她仿佛捕捉到了他瞳孔中深埋的受伤。

    骆摇光也不是真不愿意,她巴不得和这个男人双宿双飞,可是——他什么承诺都不给,就要她日夜服侍他,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?

    她出身越国贵族,也是公卿之女,义父还是挂六国相印的微生兰,天下无人不敬仰之至,她自己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傲骨的,他要是不承诺,她就不能遂了他。

    可是这个榆木脑袋,哪能真一下明白他是不是真的要她,还是一时血液下涌冲动做了这种事,骆摇光扣着犹如含贝的齿,目光固执而缠绵。

    看来是真不答应,狄秋来叹息了一声,失落地坐起身来,骆摇光还浑身酸软地躺在身下的绿裳之中,肌肤如玉璧一般白皙无暇,吹弹可破,他方才握在掌中,还掐出了一缕深而长的红痕。

    如果她不能陪自己,那就不能看,只怕多留一眼,便成业障。狄秋来艰难地侧过眼眸,“我,我要走了。”

    提上衣裳就要走人了,骆摇光怎么也没想到他竟然这么……

    她气得想哭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今日左尹张庸大人过寿,宴请了不少宾客至家,孟安也赫然在列。

    左尹大人一生清廉,家里没有多少储备粮,酒水菜肴皆寡淡无味,孟安是郢都最大的粮商,家中富裕,但酒肉之中浸淫了不少年,偶然喝到这样的清水,倒觉得别有滋味。

    张庸特地为他多斟了几盏,“孟大人时运正盛,今日竟肯赏脸一顾,实在是蓬荜生辉!”张庸喝了点酒,一张稍显蜡黄的脸挂了两道红丝。

    没顾及卜诤大人已经露出不悦的眼神,张庸大人显然喝得有些上头,竟忘了在场还有一个官位出于众人之上的令尹。

    何况孟安短短三个月被连拔几级,提升到典令,已经让卜诤很是不满了。

    孟安也喝得稍显迷醉,与张庸痛饮三杯之后,放下酒盏,熏熏然起身,身后两个小厮急忙上前搀住摇摇欲坠的老爷,只听孟安挥洒广袖,大言不惭道:“改日孟某做寿,必请各位大人,尝一尝五岳山珍,四海百味!”

    “呵,好大的口气。”卜诤身后,一个附庸他的官员忍不住翻了个白眼。

    孟安不比张庸德高望重,又与卜诤为敌,他做寿,只怕一个人门可罗雀,境况凄凉。

    待宴席散后,有零丁几个与卜诤划得泾渭分明的大臣上来与醉酒的孟安说话,孟安都一一笑着答应了,喝得脸色通红,诸位也没有阻拦,让孟大人乘了马车回去了。

    岂料马车才赶到孟府,走出轿门,迎头便撞上一个颁旨的涓人,“孟大人接旨!”

    出门相迎的孟夫人也跟着跪了下来,纷纷洒洒地跪了一地的人,太后下葬百日,正是祭祀大典要开始了,桓夙属意他暂摄祭司之位。

    孟安心中一咯噔,望了望满面喜色的夫人,又纳闷地接了旨,涓人笑眯眯地道:“国丈大人,此处没有旁人,奴与您说句贴心的实话,孟小姐是注定的王后了,大王这是没把您当外人呢。”

    又说了好些好话,将老实的孟老爹哄得连连点头,最后手里被塞了锭捂得温热的金子,他目光一直,只见那涓人已随着人走了。

    孟安怔怔地看着阶下被侍女搀扶起身的孟夫人,孟夫人已经眼直地冲了过来,眉梢都是惊喜,“女儿这是平步青云有路了。老爷将来,也是不可限量呢。”

    不后悔她嫁了这么一个人,当年与太后还是闺中密友的时候,还曾羡慕她做了王后,自己只能嫁给一个商人。

    孟安自己也是一无所有自己挣揣得来的家业,孟家人丁不兴,到了这一辈就只剩下他一个人,孟夫人的娘家的日子也过得不景气,在孟安发迹之前,家便倒了,一家人搬出了郢都往卫国求生去了。

    孟夫人自己的肚子也不争气,多年来只得孟宓一个女儿,放在心肝儿上疼着宠着,如今才觉得不算白疼。

    孟安却感到有些不安,“夫人,你说,大王这——会不会升得太快了?”

    自家男人没有骨气,孟夫人拍他的肩膀,数落:“那有什么,大王已经十八了,该心急着立个王后,自然要封赏你。等宓儿做了王后,才能生下楚国的小公子——便是你不急,大王他还不急么!”

    夫人说得也在理,孟安疑惑地望着圣旨不说话,当是时,远处传来一个中年男人清朗的声音,“孟大人。”

    孟安和孟夫人都转过身来,只见一袭青衫倜傥而逸洒的男子,执一支翠玉镶翎羽扇,信步秋风,梧叶在脚边轻卷,他踩着一地碎金而来,谦和地颔首施礼,“孟大人,孟夫人,在下骆谷,是孟小姐昔日的教习先生,不知可否借一步说话?”

    这人的名头孟老爹也听过的,只见这人生得龙章凤姿,不由更深信了几分,请人至府中,奉了糕点茶水,微生兰却并不怎么用,“有句话,在堂上见了孟大人,在下不知当讲不当讲。”

    孟夫人见他神色有些凝重,心提了一截,“先生不妨直言。”

    微生兰的羽扇闲置在一面紫檀的木桌上,心中过了数遍的话,不疾不徐地道出:“孟小姐是个有福运的人,唯独一点可惜。”

    “她亲缘太薄。”

    这是什么意思?

    孟老爷和孟夫人一时间大惊失色,再要问,微生兰忽然叹息:“在下略懂推衍之术,但泄露天机,此乃折寿之举,多言有损。只提醒孟大人一句,太后的百日之祭,万不可去。切记。”

    孟家的两老提心吊胆,对望一眼,孟安张了张嘴,“先生,若我不去,会如何?”

    这事关乎几条人命,微生兰本该置身事外,何况他以准备妥当,决意动身离楚,却自己都没有想到他眼下会在此处,提醒孟安,也许正是为了孟宓和夙儿,微生兰摇头,却不再透露只言。

    微生兰暂且还是孟宓的教习先生,是先太后钦点的人,要离开郢都,自是要入宫请示桓夙的意思。

    彼时睡到日上三竿,孟宓才幽幽地醒转过来,但没想到今日不同,桓夙竟然没有走,他安静地闭着眼,呼吸沉静地躺在她的旁侧,想到昨夜的颠倒疯狂,孟宓小脸通红,盈盈地把脸靠过来,贴在他的胸口,听他的心跳。

    被桓夙捉了个正行,手腕被一圈温热制住,孟宓张起下巴,只见桓夙已经醒了,漆黑的眸不见一分初醒的慵懒,深不可测的教人不敢逼视,孟宓的脸更红了。

    “你方才,要对孤做什么?”

    方才?方才她什么都没有想做!孟宓想来自己都不信,看看桓夙,羞怯地黏住他,“方才,方才想听你的心跳。”

    桓夙将她的手往下拉,孟宓跌倒下来,脸颊正好贴着一方宽厚与坚实,头顶传来依稀的笑音:“给你听个够。”

    好像吃了蜜糖一样的甜,从舌尖一路流淌到四肢百骸,孟宓近来在楚宫吃得不错,脸颊多了一两肉,圆润明媚了起来,宛如一朵海棠花怒放般的艳美,桓夙爱不释手,几乎每晚都要捏她的小脸才肯入眠。

    仿佛只有抱着她,才觉得踏实。

    “夙儿。”她贴着他的胸口,有些为难地开口。

    “嗯?”

    “我——我想出去走走。”她几乎每日困在云栖宫,寸步不能离,就为了他那句希望“下朝以后便能看见她”,要是待在南阁楼,与书籍为伍,她是不厌腻的,但桓夙每日大半时间都忙于国政,她的时间完全无法打发。

    也或许是在气宇萧森的云栖宫,她觉得太压抑了。

    不知道是不是错觉,隔着薄薄的一层衣料,和他平实的肌理,孟宓听到他胸口鼓动得急促了一些,孟宓有些怕,他抓住她的手,“要去哪里呢?宓儿,入了宫,你就安心待在孤身边,便足够了。”
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  孟宓亲缘太薄是什么意思呢?

    先说好,师父不是神棍哦~

    ps:让作者宝宝看到你们留评的热情吧!再不来,我要开虐了哦~